儿童用补铁么?
“医生,我孩子老拉肚子,脸有虚脱现象” 这是最近一个妈妈带来的问题,很急切。 我看了看这个孩子,面色确实比较苍白,精神也比较差,问家长是怎么了。 妈妈说:“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老是拉肚子,拉出的便便是稀的,水样的。” 我问孩子是不是吃坏东西了,妈妈说没吃什么特别的呀!就是前两天吃了点菠菜。 我问妈妈有没有给孩子补铁,妈妈说没有,以前都没有给铁剂吃过,因为医生说不需要补铁。我就纳闷了,难道医生说的不用补铁是骗人的吗?
我给孩子化验了一下大便,结果是大便里有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提示有细菌感染,立即开出肠道感染的药物。同时开出了微量元素的检查单。 孩子第二天回来的报告,提示缺锌,缺得比较多(-50%);还显示铁蛋白偏低,但在正常范围内。 于是我又重新看了之前的检查报告,发现之前报告里有一项提示: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缺铁性贫血。 但补铁治疗却是阴性反应。 所以从一开始,这个宝宝就不是缺铁性贫血。而是营养性贫血——由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导致,目前很常见。 因为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荤菜摄入增多,蔬菜摄入减少,所以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明显增多。而由于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在胃肠道吸收过程中,如果消化液过量,就可能从尿液中排出体外,产生相应的症状,如贫血、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晚期还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如手足麻木、感觉迟钝、行走不稳,甚至言语不清、幻觉、痴呆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因此我的诊断是: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一周后,这个宝宝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不再哭闹了。
那么什么是营养性的呢? 这个宝宝的贫血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而不是缺铁,所以是营养性的。 而常见的营养素缺乏,除了缺铁以外,还有缺锌、缺铜等等。这些营养素的缺乏,都可以通过食物来调整。 比如说,动物内脏含铁量高且吸收率高,是铁元素的良好来源,每周吃2~3次即可。对于厌食、偏食的孩子,只要及时纠正,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但应注意,内脏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每次给宝宝食用时,应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以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