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大公共投资?
加大公共投资,本质上就是扩大财政开支。而财政的支出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购买性支出,比如买武器、买服务,这种支出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增加;另一种是转移支付,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补助给个人的,例如给每个公民发钱,这种相当于直接增加消费;另一种是给企业的补贴,这种会增加产能,也就是会间接的增加消费。
如果当前的经济疲弱主要源于需求的不足(例如处于通缩环境),那么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购买性的方式刺激需求回升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水平。然而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是需求不足,还有产能过剩,所以单纯扩张财政赤字,搞赤字货币化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从历史经验来看,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靠市场手段,也就是说需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会因为盈利状况恶化从而减少投资甚至退出市场,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另一方面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损失,可谓一举两得。但这种方法的弊端就在于处理产能过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短期内效果难以显现。
除了市场手段外,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那就是税收政策以及补贴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增加税收,尤其是累进税制,这样通过居民的收入来反向抑制需求。此外还可以对亏损的企业进行税收补贴,以鼓励这些企业继续生产,这样既发挥了税收促进效率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了逆周期调节的需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