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五行属什么关系?
“五姓”之说来自于隋唐时期的门阀制度,所谓“五姓七望”,这七望分别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涿郡樊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其中,前四望属于河南姓氏,后三望属于河北姓氏。 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选拔人才时不再以家世为贵,而是凭个人才学。但是,出身于豪门的子弟在应试时反而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家教(所谓的“家学渊源),所以应试时一般不会出大问题;而寒门子弟虽然才华横溢但往往因为平时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老师指导,所以在考试中经常会发挥失常。当时人们经常用“世家”来形容那些有才有德的人,同时也用“寒士”来称呼自己的祖先。 “五姓”中前三姓都属于河南大姓,他们的祖上在汉唐之时大多出自河南,所以叫做河南三姓,又称为“大姓李二王三郭”,这和李渊建立唐朝以及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有关。 至于为什么是这三姓而不是其他姓呢?这是因为在南北朝和隋末有大姓李家和王家为了躲避仇杀而搬到河南定居,于是这两姓就成了“河南三姓”中最显赫的了。
到了唐代,由于李虎被唐朝皇帝尊为太祖,所以他的孙子李袭誉被封为崔州的刺史,此后崔州改名崔府,作为李袭誉的封地。崔姓就变成了“河南三姓”之首了。 至于“河北三姓”则是因为他们在河北有巨大的势力范围。
到了宋朝以后,门阀制度逐渐瓦解,“五姓”的说法也逐渐被淡化,直到元朝才彻底消失。不过,元明清三代都延续了唐时的科举取仕制度,因此“五姓”中的前三姓由于世代都是权贵豪门,所以自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总之,“五姓”说是一种门阀制度的产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