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站站内有什么吃?

路晶喧路晶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杜永泉煎汁(麻辣爆肚)

西安特色美食推荐,麻辣爆肚口味独特,吃后有回味,麻、辣、鲜、香、劲。爆肚口感精细,有新鲜的牛肚和羊肚,入口爽口,口味丰富。正宗的麻辣爆肚是精选牛肚或羊肚,经特制蒸锅消毒后,再把牛肚或羊肚切成丝,经小火爆炒,配合辣椒油、醋、蒜、芝麻酱等调料一起食用,口味非常好。

2、老潼关肉夹馍

肉夹馍是陕西最有名的面食,在关中地区大街小巷、乡村集镇,随处可见卖肉夹馍的小餐馆,还有卖各种面食的小吃店。一个肉夹馍一般要七分瘦的猪肉,加上盐和香料(南方不少地区喜欢放糖和花生酱等),在炉火上吊炖,熟后切成丁,再夹在馍里。做好的肉夹馍,馍香、肉香,吃着过瘾。不少人吃过炖肉后,还常常用炖肉的汤泡着馍吃,简直好吃得没法说。

3、镜糕

老西安小时候就爱吃的食品——镜糕。用糯米或麦子煮粥,晾干碾成粉或切成小薄片,裹着花生、核桃碎等放上特制的架炉上蒸,熟后即成了可口的小食品镜糕了。吃时起先剥去糕上薄片,呈半透明状,色泽洁白如雪,然后根据各人的喜好,用嘴啃着吃或蘸盐、糖、油食用,香甜宜人,别有一番风味。

4、锅巴土豆

把土豆在饼铛(北京人叫作“塌饼铛”)上赶厚饼,两边烙得焦黄,吃起来倍儿香,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口味加不同的调料,有咸味的,有酸辣味的,有咸辣味的,有芥末味的……而且做法也省事,吃完锅巴土豆,还要那锅巴的话,就用舌头卷着吃就行;觉得不过瘾,还可以再来一碗香喷喷的菜窝头,那味道甭提多棒了!当然,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上点档次的吃法是把土豆切成细丝,经过氽、炸、淋油、加调料等一大堆程序后,成了色泽金黄的薯条,吃起来外脆里软,味道好极了!哦,当然啦,还有一种比薯条还得意的吃法,把土豆丝炸好后,在调好的椒盐里蘸一下,然后放在饼干上来回地擀,直到把土豆丝完全蘸满椒盐为止,这样吃起来,又香、又脆、又甜、又辣。

5、贾三灌汤包子

贾三是长安县人,幼年丧父,生活无着,饥泪交加,他偷了个鸡蛋,到南门外卖了,把钱买了个小猪娃,养大后卖了,又买了个小羊羔,养了几年,卖了几只。为了生活,他起早贪黑在地里干活,农闲时就在城西的荒地里铲草,捉虫子,给鸡鹅鸭子喂药,挨村儿走唱骂腔卖药,卖针头线脑,卖菜刀剪刀,修炉子箍锅,给人擀碗擀面打糊汤。一天三顿饭基本上吃不饱,晚上有时就着一点凉水就睡觉了。

有一年,贾三三十岁生日,他想到一年走了许多路,吃了不少苦,到了自己成年庆典的生日,不能因为没有好酒好菜好粮好饭,不能因为没有歌舞热闹来犒劳一下自己,于是就摆了几桌酒,请一些相好的乡邻来家聚聚,热闹热闹。说:“我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今日请乡亲们来,要感谢众位平时对我的关照。今天是我的三十岁诞辰,无啥好东西孝敬大家,只好以几盘鸡蛋热茶招待朋友,既无美味佳肴,也无山珍海味,请大家担待了。”说完后,就叫妻子安排饭菜。妻子说:“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鸡蛋?只有一两个小家雀儿,你咋办?”贾三说:“甭管它,弄熟了再说。”

待煮好鸡蛋和小雀儿后,贾三就把所有鸡蛋冲成汤,又加一点点酒,叫大家吃。一边吃一边喝酒,就着凉拌豆芽儿和猪头肉,又吃了几个冷窝头。酒足饭饱之后,大家正要走时,忽然门外传来有人喊疼的声音。贾三出门一看,见是一个年轻的产妇生产了,难产,孩子出头了,人却死活不出来。连忙叫来几个人把产妇从屋里抬到院子里,放下就喊肚子疼。这产妇是邻村的唐家姑娘,嫁到西岳庙村的刘黑老大娘家,生孩子前一天晚上,丈夫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母子俩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胎儿急迫想提前出世,而产妇体内阴气太盛,阳气压抑不住,婴儿难以出生。

贾三略通医术,明白这是难产,又见产妇脸色惨白,身形虚弱,知道时间一长,大人孩子保不住。连忙冲进屋内,抓出十多副中药,煮成药汤让产妇喝下去,大约十分钟,产妇便生下了一个八斤多的胖儿子。当产妇知道胎儿诞生,大人孩子都平安时,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为了感谢贾三的救命之恩,当贾三外出行医时,这孩子的妈妈常送些鸡蛋来,给孩子补身体,以后又变成了定期送鸡蛋。此后很长时间,贾三家日子好过了一点。

20 年后,贾三成为长安县声名远扬的老中医,虽穷,却有医名。他选药讲究,用药独到,疗效很高。凡找他看病的穷人,药价减半;年老体弱无力支付药费的,良药免费提供。他的技术先后传给了儿子和几个徒子徒孙,并叮嘱后代继续传扬下去,不得忘记贫贱时所受的磨难。

本故事出自1997年第9期《中华医药专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