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街是东门吗?
深圳有很多老街道,比如南头古城、盐田港旧码头、小梅沙海滩等,这些老街道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但要说最老牌、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还是东门。 说起深圳的老街,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东门”。的确,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传统商业步行街,东门确实称得上“老字号”。
清雍正元年(1723年),属东莞县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宝安县辖。1979年10月,在今罗湖区的上步、下埔、东湖街建立了深圳市经济特区,此后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
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深圳的城市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规划上,市政府借鉴香港的经验,决定采用“边开发、边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设施后生活服务设施”的方针,对市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建设。
在建设道路上,由于受当时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的局限,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模糊,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全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寻求城市建设的模式和路径,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比如在建筑方面,盲目追求高档化、国际化,忽视中低档产品;在交通组织方面,没有很好地考虑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流线,造成交通拥堵;在环境品质方面,由于缺乏整体设计和管控,出现“脏、乱、差”的情况……这些问题在今天的东门仍然可以看到痕迹。
如果说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观念造成的,那么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些问题也是能够通过后续的完善进行调整和改善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包括东门在内的老街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建筑上,除了保留少量历史遗存外,大部分建筑按照现代城市的标准进行重建;在交通组织上,通过对周边道路的改扩建,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通行效率;在环境品质上,通过整治周边环境、实施夜景照明和市容市貌提升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可以说,深圳的许多老街道都是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逐步得到完善和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