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行测字?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到“五脏者,故得五行之情”这里提到了五行和五脏的联系,后来历代的中医大家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 五行的属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也就是“化气而生”。
人是一个小宇宙,我们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五行属性,但只有身体整个才能获得五行的真情。 比如说木,他的四肢都是木,但是只有整个身体才是金。 土也是一样,只有整个身体才能承载五行的土。 所以后世的中医在诊断的时候往往注重整体,要望、闻、问、切全上,而不是孤立的看某个器官有问题就下结论。
比如一个人来就诊说肚子痛,你问他哪里痛他指了指小腹,你说再详细点他说左小腹痛,你再问他是肚脐左侧还是右侧,他可能也不知道。 你如果整体观察这个人,发现他脸色发黄,舌苔黄腻,口气重,大便干结,你这个病属湿热,治疗就用清利湿热的方法,用甘露消毒饮加减。 有的人一吃药症状消失了,你再看看这个人,面色调过来了,不渴了,便溏,你再辩证一下,原来这是脾虚湿盛,需要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所以,从宏观上来认识人体很重要,这也是古人一直追求的“整体观”。 如果把人体看做一个生命体的话,它的运动规律也是遵循阴阳五行规律的。
人的气血阴阳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当外界气候变化或者内部情志刺激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生病了。 而中药的作用也正是在于恢复这个原本自有的平衡状态。 这就是我用五行测字的道理所在。 人就是一个信息载体,他的形体(外形)、舌象、脉象都可以反映体内的信息,同样的,姓名也是一种外在信息信号,这个信息信号可以反馈出人体的阴阳五行偏颇的情况,而中医正是通过调节这个偏颇,以达到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