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婴儿的视力?
宝宝刚出生时,大部分宝宝的眼睛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远视(即正视眼的前驱期),这种远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小或消失,一般到3岁时基本能恢复正常; 如果3岁时宝宝的眼睛仍然有较多远视,则有可能成为终生远视,甚至引起弱视。医生会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视光检查,以了解眼睛的发育情况并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但许多家长并没有这个意识,要么不知道要定期做检查,要么嫌到医院抽血、检查很麻烦而错过最佳就诊时机。 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早期判断孩子的视力状况呢?其实,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庭训练,家长就可以掌握孩子视力的发展规律,如发现异常,可及时带孩子就诊。
1.追光训练 家长可以用光源(手机的手电筒功能或家里的小台灯),距离眼睛2-3厘米,轻轻地扫过孩子的眼睛,观察孩子是否迅速找到目标,并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宝宝在看到灯光后,能立即找到光源的位置,并维持双眼注视的状态,说明宝宝眼的追踪能力较好,如果宝宝不能,则需要进一步检查眼睛。
2.手影游戏 在宝宝面前用手电筒照射一块手帕,让宝宝观察手帕上的影子,问宝宝是什么形状,再请宝宝自己动手将手帕放在自己的眼前,移动手臂来调整手帕的形状,直到和刚才看到的完全一样。 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种练习,说明宝宝视力没有问题。
除了进行家庭训练外,家长也应密切留意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是否存在下列问题:
1.看东西是否经常凑得很近;
2.是否经常皱眉、歪头、舔嘴唇等;
3.是否不喜欢玩色彩鲜艳,或有亮灯的游戏;
4.是否出现语言及行为比同龄人迟缓的现象。 有上述任一疑问,应及早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