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比赛比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多年前就思考过,并写过专栏文章。 这次重写,是因为最近看到一些关于拳击比赛的讨论,有些话不吐不快。 所以这次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拳击比赛,还是先给出结论吧——一场完整的拳击比赛,在规则限定范围内,有且只有五种结果可能:
1、击倒(KO);
2、未击中(UHO);
3、未结束(NKO);
4、犯规(RFO);
5、结束(DQO). 而影响比赛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体重级别。 在所有影响比赛结果的变量里,体重级别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技术风格、身体素质等。 拳手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并不如想象那么大,尤其是业余拳击比赛中,影响更为微弱。而力量水平的影响力则被大幅度高估了。 影响最小的几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训练年限、参赛经验等等。
影响最小的那个变量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也最有意思。这个变量就是:“是否打出名堂”。 这个变量指的是某位拳手在职业拳击圈子的名声和地位,也就是江湖地位。一个默默无闻的拳手即使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比赛也不可能有太多人关注;可是如果一个拳手已经打出名堂,哪怕他对手再弱,人们都会对这场比赛充满了兴趣。
以中国的传统武术为例,很多武林高手其实战斗力很强,可是他们无法打出名堂的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以前人们打仗没有多少防护装备,功夫厉害的人可以用拳头打死人。可是现在武器先进了,格斗术发达了,用拳头打死人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能打出名堂的武学大家也越来越少了。古代拳法打出来的那种“以点破脸”的绝艺已经消失了。 所以,如果能打出名堂,不管你的实力究竟如何,你的比赛必然会吸引人注目。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重量级拳王只要打一些小级别就能轻松获得高排名高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