晊属什么五行?
“晊”字属性为火,因为火属性字的偏旁都为火或者部首为日的文字。 例如“阳”“炎”“晴”“昱”“明”“晶”“昭”“晖”“晓”等等。
我们在看古代典籍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这样的字样“某人身形魁梧,面若赤霞,犹如阳刚美男子”或是“此人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犹如娇俏女儿。”这里用到的就是五行中的“形”的含义,代表人的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往往与五行的“形”对应起来。比如,“木”形的字一般有“禾”、“艹”等,那么具有这些偏旁的字就有“种”“茂”“秋”“莎”等等;“水”形的字一般有“子”、“亥”等,那么具有这些偏旁的字就有:“孔”“北”“江”“洪”等等。
《康熙字典》中就有对字形五行的解释,例如“火”的讲解就提到“凡火之属皆从火。火者,太阳之火也。本义为明亮。引申为光耀、光彩、鲜艳、旺盛.....凡此诸义,皆自火之形而来。”因此可以看到,五行中的“形”其实指的就是字形。 所以根据字形判断五行是相当靠谱的。
晊字是日字头,属于火,但是火又有区别的! 火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内热和外热。而内热的代表是“炎”;外热的代表是“炅、煜、烨、炀”等字。 “晊”就是属于外热的字。 《说文》解释为“大也。从日,至声”。
至于读音,字典中显示读音有三个,一是zhì,二是zhǐ,三是shì。其实这三个读音都是错的或者是不正确的(zhì音读错了),只有最后一个正确。
我听一位朋友念了四遍才找到正确的读音——shì。 比如“时”字的读音,普通话应该是shì,但用其他方言或普通话读错的话,可以是shí,也可以是zì…… 所以“晊”的正确读音应是 shi4(第四声) PS.现在网上很多网站和词典都显示“晊”的读音是zhì,这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查询的来源是百度百科上一条错误的信息——关于这个查自百度的词条信息可以点击此处查看更正。因此请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