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钱还是美国?
如果单指钱的话,中国是美国的13.8倍; 如果算上负债和货币发行量的话,中国大约是美国的5.3倍 (注:2019年我国的M2为204.36万亿元,美国为63.88万亿美元) 当然,如果把眼光放到更长远的时间段,比如过去几十年乃至上千年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先看看我国古代的购买力,以北宋神宗时“一斤粮食换一碗银子”的兑换率,按照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4.4亿美元/吨,而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净资产也不过580亿美元,换算成黄金也就是675公斤。
就算到了明朝万历末年,人均GDP已经下降了不少,但依旧比清朝乾隆年间要高得多。根据当时中英贸易的文献记载,英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以丝绸、瓷器为主,出口则主要为铅、铜等矿石和兽皮,按当时的汇率计算,一个英国人每年消费的中国货物价值不到一磅白银,约合今天的3万元人民币左右。所以,当时的中国绝对是世界经济第一大国。
虽然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经济依旧是全球第一,但货币购买力却不如从前了——因为鸦片战争后,我国大量白银外流,同时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得不打开国门,开始对外倾销商品并输出劳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和劳动生产力都被打了折。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公有制、计划经济等方式,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重新调动起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才重现活力。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负重前行,背负上了沉重的包袱。特别是苏联模式对我国的影响,使得我们在轻工业发展的同时重工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中畸形的计划体制一直要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