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五行属什么?
《说文》:“瑇瑁,象麟甲也,似龟而四足,腹白,可作簪笔”段注曰:以形言,则象玉之理;以声言则有圭字之象。按今人又谓其腹下黑,似月而有缺,亦当从之改。然古书多作玳瑁矣。 《集韵·代韵》:“瑇瑁,亦作𩿋�,或𪎙䚟。” 《广雅·释兽》:“瑇瑁,甲瑇。”王念孙疏证:“《汉书·西夷传》作‘甲瑇’,《李延年传》‘作甲瑇瑁’,皆是也。此与《上林赋》‘碝石碔砆’皆以石之次者言之。《淮南子·原道训》‘璆锵琳琅,金珩’高诱注‘琳、琅玕’是也。今本《汉书》作‘瑇瑁’。盖后人不知‘瑇瑁’二字连言,但见‘琱刻为辞’之文,遂以为对句耳。” 王念孙认为,古代典籍中多以“瑇瑁”“甲瑇”“甲瑇瑁”“𩿋䚟㲀”等表述,《史记》《汉书》始以“玳瑁”称之。
《本草纲目·虫二八·玳瑁》:“〔集解〕弘景曰:出南海。形似龟鳖,背有斑,其皮厚数寸。肉黄白色,煮之如琼脂。苏恭说亦同。颂曰:今南方处处有之,大者径四五十尺,小者二三尺,质黑,色如犀角,中有甲条如筋脉,头尾有甲处,色多紫赤。今人多取大者劈作片,削取中心白莹者,以饰杯盘碗盏之类云。” 李时珍引述了陶弘景、苏恭之说后指出:“今俗以取其甲作器,而食其肉也。”并补充说明:“此物产海中,非雕属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玳瑁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主治寒热时惊,除邪气,安五脏定魂魄,消疮肿,通五淋,去疳虫。” 《本草纲目·兽一·海鳌》:“〔集解〕时珍曰:海螯即海狗,一名海熊。背苍黑,腹黄白,其首像犬,其尾像虎,其足像鹿,其身像熊,故得斯名。生东海及南海中,群行于山岩水窟之间,或入人家。状虽若猫,而尾短。其卵白色而黄色。肉味甚美。《吴普本草》云:青黑,头似狐,尾似猪,在海间。其毛柔泽可玩。《广雅》云:海獭,海狗也。《南州异物志》云:海狮脚短,似驴蹄,有髭,无耳孔,目下有黑痣,能舐食珊瑚。又《岭南异物志》云:海豹如獭而无足。《唐本草》所载海猊,即此也。” 张世谦先生曾撰文介绍中国古代关于海狗的资料,他写道: “在中国历史上文献资料记载很少。据明陆容《菽园杂记》卷20载:(成化)二十一年秋,有海熊至广东。体圆,头尾似豕;身纯灰黑而无纹,有四足,尾末锐而长,尾上多毛,不似象尾之疏落。……尾根有三黑点,如梅花状。每吸江潮以沫。其齿长尺余,啮石如粉,其胆味甘凉。”这是迄今发现的惟一有关中国海域的海狗记录。 另外,清代周亮工所著《闽小纪》卷中也有类似记载: “海熊,即海狗也。其头如犬,其尾如虎,其身如熊,其足如鹿,而其声若猫。”可见,这种动物在福建沿海亦有分布。 周亮工的这段文字还描述了当时福建沿海一带捕捉海狗的做法:“捕之以网,缚之树上,用沸汤淋其头,则倒死,然后剥皮烹制,取其胆汁,其皮可以制革。”显然,这种做法与当今海狗皮的获取方法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