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哪些国家大选?
目前已经有三个国家完成了大选,分别是法国、美国和中东的叙利亚。 接下来还有缅甸(2月),韩国(5月)和日本(9月),不过意义不一样。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天差地别。
先说最重要的两个,美国和法国。 这两个都是西方核心国家的核心,一个总统和一个总理,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世界格局。从两国选民的态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其他选情。
美国的选举比较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和希拉里其实代表的两股不同的势力,一个是保守的红脖子,一个是传统的白人精英。特朗普代表的红脖子是历史上美国人就有的种族主义倾向(当然比黑人白人黄种人歧视更严重),在西方白人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是以前没有一个大选的候选人那么明目张胆而已。这次竞选中最有意思的一幕就是特朗普骂某个投票给他的黑人没良心然后这个黑人说“你就是我的良心”。
红脖子这种民族主义和反体制的情绪其实是欧美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投票给任何别的政党。而希拉里其实代表的就是传统西方的白人政客,试图恢复过去那种稳定增长的繁荣,强调全球化和世界大同,鼓励各种族各类型的平等。虽然她本人可能也不是特别支持移民或者某些种族平权的政策。
所以可以看到在美国本来应该是最讲民主选择的州比如加州,竟然出现大批民众聚集游行反对希拉里(因为自由派主导的城市往往经济状况更好)。而在传统白人地区,则往往是特朗普支持者更多。
最后结果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特朗普这个奇怪的存在击败了希拉里,代表了红色美国的崛起吗?我觉得是这样。
再说法国。法国的情况其实跟美国有点像,也有一个老牌的右翼政党企图利用民粹主义来颠覆过去的政治秩序。但是马克龙确实代表了一种新的思潮,就是中间派的复兴。这个其实和中国当前的状况有点像(当然我们可不像法国那样有大选),就是把极左和极右的能量全部吸收到自己这边,从而使得自己在中间得以独大。
如果说特朗普的胜出还让人惊讶的话,那马克龙的获胜就真的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很多人看好梅朗雄,看衰马克龙,但最终却是马克龙成功连任。这里面是否有民众对于政局的理性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看出一点,就是在这种中间偏右的选民方面,马克龙的优势远远大于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