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的灯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 什么是“有用”? 对于鱼来说,有灯光和没灯光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灯光的时候它能看到“前面有吃的东西”,没灯光的时候它不知道“前面有吃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灯光对于鱼来说是“有用的”——它使鱼能够顺利地觅食、游动并在安全的部位停歇。 所以,作为养鱼爱好者,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使用灯具的目的”是为了“给鱼儿提供照明”。而选择什么种类、功率的灯具,以及如何布置灯的位置,则应该基于我们的“审美取向”做出判断——我们希望鱼能看到“前面有吃的”,但同时还要考虑不刺激鱼的眼睛,不干扰它们正常游动。
另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鱼缸照明并不是单纯为了让鱼看见东西——因为鱼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光线虽然对鱼类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外界因子,但它并不会直接作用于鱼体的神经系统或生理过程,进而改变鱼类的内分泌系统,使鱼产生“冷热”的感觉[1]。 所以,使用灯光来调节鱼缸的温度(通过控制灯的开与关/明暗度),并不是像温室效应一样直接导致水温升高,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水族箱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热量,从而间接地影响水温。
对于需要调控水温的鱼缸来说,光照(光源)也是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 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我们应该就能判断什么样的光环境是对鱼有益的,而什么样的光环境是不利于鱼健康的了。 一般来说,天然的光照模式是最接近自然光的,有利于鱼类的健康。比如日出日落时,海水的表面会折射阳光,因此会不断地给深海带来“亮”“暗”交替,这种周期性变化的自然光照对于海洋生物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它们在夜间的海浪上跳跃行为。
而我们人工打造的鱼缸,也应当尽可能模拟自然的光照模式——白天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进鱼缸,夜间关闭窗帘保持黑暗。这样,鱼能充分获取到“亮”的信号,进行正常的摄食活动和生理功能,同时,它们也能识别“暗”的信号,知道在黑暗的环境中停止运动,避免自己受到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