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成品是产值么?
不是,企业产成品只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企业的生产价值(产品的实际成本)远远大于其销售价 值或者称为应收账款。 举例,某件商品的销售收入是10元,但该商品的原材料等成本可能是20元,则该企业这一批次的工 作就亏损了10元,但这仅仅是一批次的例子,往往大批量的物料在生产和仓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 本和费用,因此最终可能亏得更多。当然这些成本最后都是由客户买单的!
所以企业产成品并不是什么好的指标,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效益! 那应该用什么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真正经营状况呢?一般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指标。如果企 业有这些数据的话,可以进一步计算企业经营利润或亏损。 如果企业不提供这些财务报表的数据(很多初创企业都不规范不想披露太多的会计信息),那我们就没 办了吗?其实也不是,我们可以用“净现金流量”这个指标来近似估计企业的利润表。
所谓的“净现金流量”就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从各项投资中得到的现金净额;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扣除偿还债务和付现利息后的资金余额。虽然它没有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收益,但它可以体现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盈利情况。
产成品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按规定标准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产成品可按其销售形态分为库存产成品和代制品与代修品。
代制品是指本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利用委托方的材料、代委托方加工的制成品;代修品是指本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受托进行修理的物品。
产成品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已完工并经验收入库、符合规定质量标准、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由于产成品已完成了预先规定的生产任务、达到出售和使用的使用价值,并随同产成品验收而构成企业的库存商品,因而成为企业的存货。
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有:
1、工业生产原则,即以企业内的工业生产活动作为计算的依据。同时,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应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而不应包括企业销售的外购(或前道工序)的工业产品价值(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价值则可计入);
2、最终产品原则,即以企业生产的可供销售的最终产品作为计算的依据。因此,工业总产值只反映企业内部当期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中间产品的价值(本期生产的供本企业以后各环节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价值则不能计入);
3、"工厂法”原则,即以企业(或全厂)为单位计算工业总产值。企业内部各车间(分厂)生产的可供本企业使用的工业产品价值可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