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五行属什么吉凶?
古人将太阳由东向西的升落规律描述为“辰”,将月亮的盈缺变化描述为“月”。在原始社会,人们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制定出时辰,建立了“时制”;以日月食来标注季节,形成了“朔望月”。
《周礼》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使用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同时记载了与之相对应的十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二十四个字相互搭配,构成60组,用做计时和记岁。每一组的第一个字取名为“干支”。由于天干只有10个,因此必须重复使用。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后人编出了“天干地支歌”——“甲木乙木丙火多,丁火戊土已金发。庚金辛金壬水旺,癸水甲子乙丑家。丙寅丁卯戊辰位,己巳庚子辛丑差。壬寅癸卯甲辰起,乙巳丙午丁未支……” 到了汉代,人们用“干支纪日法”和“农历”计算每月的朔望。每月初一是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日子,称作“朔”,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叫“望”。“望”后一夭就是新的“朔”,循环往复。
东汉王充《论衡·历统篇》中说:“正月朔日,望日必当其时,前后各减一辰。”这里所说的“朔”“望”,均指农历。如果正月初一出现于凌晨3点25分,那么正月十五就是月初八45分,再过一天便是正月十九9点55分……这样推算起来十分麻烦。于是古人想出了一个简便的计日方法——置闰(阳历二月除外)。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如果遇到闰年则往后顺延一天,遇到闰月则减去一天。这种方法至今还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