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肖是什么生肖?
这个“七”字是通假字,读qu(二声),代表的是地支的第七个位置,即申宫。《史记·历书》:“太初元年正月,天元始步,月受律诸度及十二辰次,各有分位。”这里的“步”字就是代指岁星在十二辰的位置变化——古人发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太阳升起的地方都在不同的地支。以子鼠为起点,每地支12度为一周期,如此循环往复。
到了公元后的第一个元旦,即汉武帝建元元年正月初一,通过测量的结果,发现太阳处于寅宫。十二年后的元光元年正月初一,太阳进入卯宫——正好一个公转周期。而在公元前的某一个元旦,太阳似乎进入了午宫,但后来推算,应该还是寅宫或者卯宫。于是,人们认为这个周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中间某个时候出现了偏差,导致太阳提前了大约500年进入午宫,产生了“闰月”的现象,也就是这一年有十七个月。这实际上是一个荒谬的错误,但历代统治者都乐此不疲地使用这种错误来给自己加寿,把这种本属于自然的周期人为地拉长或缩短。
司马迁在这里使用了“天元”这个词,意思是指大自然本身的原始周期,没有受到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天地自然运行的一元循环。而“步”则是表示已经受到了人类的干扰。这是古代中国人试图用自然规律来解释自然规律的一个典范。 而“太初”一词同样是有出处的,这里引用了《庄子•秋水篇》中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居天下之中央,四方之学者皆归焉。”大意是说,天下的山脉和水系都是围绕着太行王屋两山展开的。太初的意思就是指天地万物刚刚开始,没有任何障碍和扭曲。
整体这句诗的意思是,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人生就像是一场大梦,转眼间青春已逝,白发满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像那没有干扰的天地自然一样,永远消失吧! 同时这首古诗还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环顾”是用《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渔父发棹将循河而下,道而不见,川上必有行舟矣。今我睹子之难识,非渔父亦非川上之滨也。”的意思说眼前景象难以辨认,仿佛回到那混沌之初、阴阳未分的状态。又如“冥冥”,用的是《庄子•至乐篇》“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昏昏然而不觉其所以然。”“朝露”则引用的是东汉文学家王逸《九怀•湛露》“朝露晞兮延延,殊无知兮延延。”的诗句。这些典故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形容世界初始状态的模糊和朦胧,正如成语“浑沌不分”(也说“浑浑噩噩”)所表达的那样。至于“恍若”则用意相同,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曲江》“宛中适何事,恍惚令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