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是属什么生肖?
寅时,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即日辰中的“戌”时和“亥”时之间的时段。这个时段,太阳还没有出来,月亮依然很亮,万物都在沉睡中,而狮子却开始了觉醒。 古人用“寅”表示阳光初露、雄狮初醒的意思。在五行中,寅为阳木,代表生机盎然的春天。所以子时为“一阳生”,寅时则“三阳开泰”(《周易·乾》)。又因为在十二地支中,寅与申互为阴阳,故有“五阳备,丰亨豫大”(《周易·丰》)的吉象。
同时,寅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虎宿,由六颗星组成。在古代传说中,虎是百兽之王,能驱邪除魔;而卯则为兔,是月宫里的玉兔。寅卯也常被用来指代东方。 那么,在十二时辰中,到底是哪个动物负责值守这一时段呢?根据现代科学,应该是野猪。
在夜间,野猪最喜欢在13时至15时活动,正好符合“虎啸谷风起,猪食街月明”的景色描述。 而从中医理论来看,猪属于家畜,其生长环境多为室内,因此猪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对不那么吻合。不过,中医也有“猪心补心血”的说法。可见,猪的心率变化还是能够反映一定的自然规律。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在一天的24个时段里,猪的心率最快的就是在寅时,最慢的是在亥时。也就是说,在中医眼中,寅时确实属于猪蹄部的动物。 所以,中医理论中的寅时,其实对应着现在所说的上午7时至9时,而不是现行公历的早上3时至5时。 当然,这种划分方法只是基于目前的科学认识做出的推测。至于“日出而作”的上古时代,人们究竟是用什么动物来象征这短暂而珍贵的“黄金一小时”,那就唯有问君何能尔,道尽亦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