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在五行中属什么?
古汉语中,“左”与“右”是相对而言的。 在今天的位置上,左方和右方是相对的。然而在古代,左和右是不同的概念。 《国语·周语》中有记载说:“在右侧曰东,在左侧曰西;在右方曰南,在左方曰北。”可见当时的语言体系中,左右是不对等的两个方向,而且其对应关系也不一定是现在的方位。那么当时左和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呢? 按照古人的说法,左和右分别代表着阴阳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凡是以左为阳、以右为阴的词一般表示某种动作的对象或方式,诸如:左派、左手、左边、左拐等;反之则多用于指称事物的性质,例如:右倾、右手、右边、右转等。这种用法在我国古代的词汇里也是有所反映的。
《荀子·非相篇》中说:子夏长得丑而矮小,孔子说他有君子之风。又比如汉高祖出身平民,刘邦就自称自己是“市井之徒”(市井一词的原意就是街市)。另外在古人写的诗文当中还大量使用了“左氏”、“右军”等来称呼人名,这也说明古人是采用与现代相反的左右方位。 从上述情况来看,古人是用左代表阳性、用右代表阴性这一规律,把天分为东西两半,即东方为天左部、西方为天右部,又把地也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阳、西部属阴。由此可以推断出左代表东方,右代表西方;并且由于古人以右为尊,因此以东为尊,以西为卑。所以有了“尊左贬右”的说法。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都是南北朝向,那么大门应该是开在什么位置呢?原来,这与左和右的关系有关。按照上面的原理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南方为阳气最盛之地,因此要开在南边;北方为阴气聚集之所,所以要开在北边。同时,为了避讳天子以南向北位来定朝,就将门开在了东边——因为东侧属于东方,比西侧更为尊贵一些,这也就是所谓的“前朝后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