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附属中学?
太理附中就是原来的太中,05年左右,太理附中和太中分开,太中单独成立高中,简称“太中”,而太理附中更名为“附中”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叫太理一中呢? 一中指的是太原市第一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成成中学,是山西省省级重点中学、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太理附中与成成中学齐名,所以当时取了现在这个名字——太理附中(大学附属高中),意在和省城顶级中学并列。
下面说说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太铁大院这个小区,这里紧挨着太铁中心医院(现改名为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小时候经常去铁路医院对面的太理附小玩,那里离我家就一墙之隔。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太理附中的学生都是太铁职工子弟,成绩都很好,一般都能考上大学,其中不少能考上名牌大学!
我在小学时成绩不错,到了初中考入太理附中,当时我想我终于可以像小时候想象中那样,轻松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然而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 当初分进理科班,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太铁各机关单位,也有部分是其他单位的职工子女,如电力部、民航等系统。这些同学的底子都非常好,从小的成绩都是拔尖的,让我这个从前在小学自诩聪明的学生瞬间变成了学渣…… 高一时成绩处于全班下游的我,竟然还意外地得到了一次转学的机会(当时我不知为何被老师误会,以为我是嫌太理附中教学质量差,想转学到市一中,没想到竟然是误会一场 )。
如果那时候我能转学到市一中,或许后来的人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没有如果,我留在了太理附中,开始了痛苦的高三复读生涯。高三(6)班的老师全是顶尖的老师,班主任张泽新老师是教物理的,他的物理课至今令我无法忘怀,虽然那时我物理成绩并不好;化学杨敏惠老师和朱玉英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深奥的化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数学郭志明老师,他那独特而又让人难以忘怀的教学方式,让我这个以前最害怕数学的人也不知不觉爱上了数学…
太理附中的教师资源其实是很好的,但是那时的我太贪玩了,没有好好利用,如果那时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说不定也能考上个不错的大学! 1983年参加高考,由于当时成绩不理想,家里又刚好有关系,于是就走了个后门,进了太原重机厂职工大学(后并入太原理工大学),学习机械制造。
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于是学业上更加松懈下来。记得大三那年,因为挂科太多,居然差点被学校开除,多亏系主任高波先生网开一面,才留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毕业后分配到太重工作,成了太重的正式员工。但无论多么努力,总感觉自己的学历是个硬伤,一直没法升职加薪.... 如果当初留在太理附中,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