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五岁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是常有的事,家长不要过分紧张,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当宝宝的体温升高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那么,宝宝发烧了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
1、物理降温
当宝宝出现低烧(38℃以下)的情况,可以选择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宝宝退烧。首先,家长要帮宝宝脱掉身上的衣服,进行全身擦拭,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降温效果。
注意:擦浴是用毛巾蘸上温水擦拭全身,不仅能给婴儿增加散热,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加快代谢物排除。每次擦拭时间5~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擦浴时使用温水,水温在32~34度之间;冷水擦浴易引起患儿受凉感冒或腹泻;酒精擦浴会对婴幼儿的皮肤产生一定刺激,尤其是头皮等部位,应避免使用。
2、药物治疗
当宝宝的温度超过38.5℃,或者持续低温(36.5℃~37.5℃)3天,应该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1)口服退热药 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天,服用退热药是有必要的。 市面上的退热药大多为解热镇痛类药物,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 这两种药物的退烧作用相似,副作用也较少,具体选用哪一种,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结合药品的说明书来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服用哪种药物,都必须严格按剂量服用,不可擅自加量。
(2)注射退热针 注射退热针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可用于高热不退或频繁呕吐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循环衰竭的高热患儿。 常用的退热针包括赖氨匹林注射液和水杨酸钠注射液,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少,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但如果宝宝有青霉素过敏或其他过敏史,禁止使用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