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是指哪个生肖?
子鼠 子鼠在十二生肖中地位排最后,被称为“耗财”,因为子鼠和午马相冲,所以子鼠也代表着冲太岁的含义。 古代迷信,认为人一生的命运是由出生时的天象决定的,子鼠出生在十一月,正是大雪时节,天寒地冻,树木已经没有叶子了,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里,这代表人生前途渺茫、一片荒芜,是贫苦的命运。而且子鼠在十二生肖里排名倒数第一,也是“弱”的象征。 所以子鼠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最弱小,最被人欺负的,符合“乘人之危”中“弱”的地位。
丑牛 有人说“乘人之危”中的“危”不是指危险的意思吗?怎么解释牛呢? 这是因为人们用牛拉车的时候,如果车上有人,一般会在车的两侧插上一根竹竿作为警示,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安全,不要撞到了车上的人,这根竹竿叫做“威仪”。
而“丑”即“牛”字,由“鬼”与“丑”组合而成,其中的“丑”像牛尾,“鬼”像跪著的人,合起来就像一个人跪在地上拿著牛角警告他人的样子。因此“丑”也有威胁的意思在里面,正好与“乘人之危”中“危”“危”相应。
寅虎 “寅”字上面的一点像火焰,下面是一个“辛”字,表示金属相碰撞的声音。在古代,人们以农桑为业,每到冬季,万物休眠,只有松树柏树等植物依然挺拔,所以“冬”字上面的“夂”像枝干弯曲的样子,下面的“日”表示阳光照耀。而春季来临,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其中草木的发芽生长首先是从“甲”开始(“乙”是草木刚发芽),“甲”字下面的“十字”像是刚刚萌芽舒展的植物枝叶,“寅”字就由此而来。所以说“寅”字有春天开始,万物萌芽的意思。 在古人观念里,春季开始于“惊蛰”,结束于“清明”,称为“孟春”;夏季开始于“立夏”,结束于“小暑”,称为“仲夏”;秋季开始于“立秋”,结束于“立冬”,称为“季秋”;冬季开始于“冬至”,结束于“小寒”,称为“孟冬”。
“寅”正好处于正月,正是“孟春”之时,万象更新,充满生机,所以“寅”又代表了新生和希望,与“乘人之危”中“危”的内涵不同。 卯兔 卯时太阳刚刚升起,像一个圆润的太阳,照亮大地,温暖人间。而月亮还高挂在夜空,如同圆盘,故为“卯”。 “卯”字像太阳又似圆月,象征阴阳调和,天地祥和。所以生肖兔与生肖马相克,但是与生肖牛三合。
辰龙 俗话说“青龙偃月刀”,其中的“青龙”就是指的辰龙。“辰”即“龙”字,古代的“龙”字体左边的“虫”像蛇一样弯曲的身体,右边的“辰”像一条匍匐的龙——实际上就是“勾陈”星,古代神话中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之一。整个字形象一条卧着的龙,也就是“辰”字。 而“龙”代表着神气,尊贵,荣誉等等,与“乘人之危”中“卑”和“下”的地位恰恰相反。
巳蛇 已时太阳越来越高,像轮明亮的红日,而在天空中,月亮已经西沉,只留下一弯如钩的倩影。这就是“己”字由“已”字组成的含义来源。 午马 马在十二地支中属于火,五行属阳,恰好农历五月端午是阳气最旺的一天,而这一天又是马年马月的马日,所以午马代表了阳气的极致,与“生”和“升”的意义正好相符。而阴极则阳生,所以中午又称为“正阳”或“正中”。
未羊 未时太阳即将落山,阴盛阳衰。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此时一弯新月犹如镰刀,高高悬挂在天际,而“未”字的字形就像一轮弯弯的新月。不过“未”字的字形像月亮,但读音却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文字的“月”字像一弯弦月,而“未”字的本音读wei4。后来为了方便书写,就把偏旁“月”字借给别的字,本身“未”字的汉字笔画减少,变成了现在的“未”字,读音mì。 所以“未”字有新的意思加入,与“乘人之危”中“新”的含义不同。
申猴 申时太阳西斜,它带着一天中最后的余晖缓缓坠入地平线,而月亮却渐渐升起,银色的光芒洒满大地。这正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在古代,“申”字中的“田”字中间有两横,象征日落时田间露出的三个草垛。由于三横竖写在一起看起来比较杂乱,后来就改成两横了。
酉鸡 酉时日月同辉,霞光万顷。此时正是凤凰飞翔的时间。“酉”的字形就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而“凤”字的古文字形就像一只鸟爪抓住一根树枝。凤凰是百鸟之王,雄凤雌凰,雄为“凤”,雌为“凰”,“凤凰”合称。
戌狗 戌时太阳已经落山,而月亮还在天上。这时守时的钟鼓也会敲响,告诉人们该休息了。而古代的“戌”指的是大雁南飞停止休息的意思。为什么是大雁而不是别的动物呢?这是因为大雁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每年九月的大雁开始南飞,经过一个月到达南方越冬;第二年三月开始北归,四月到达北方繁殖后代。所以大雁南飞又北归有固定的周期和时间,非常准时。而狗也是有灵性的动物,能看时间判断时辰,所以“戌”字中有“犬”。
亥猪 亥时是今天的最后一小时,也是明天的第一小时。古人将这个时间分成上半夜和下半夜,子时属上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