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的五行属是什么?
“赖”字,是形声字。甲骨文的“賴”字,上面部分像屋頂,下面部分像房屋(見图一);金文(圖二、三)承襲甲骨文字形,只是更趨簡化;而小篆(四)則將其上下分割為二,形成獨立的左右兩半。
「賴」字現在的字形,則是對應小篆“賴”字的隸變(五)而成。漢代的書法家隸寫小篆時,因為筆畫繁瑣,往往將一些偏旁部首进行縮減和改良,形成了今後的隶书(六),而「賴」這個字就是其中一例,上面的「頂」被簡化成「巾」,下面的「房」被簡化成「方」。
但隶書字形變化極大,易造成識字誤區,因此「賴」字又衍生出另一種字形(七),即上面依然寫作「巾」,但其下的「方」卻變成了「亡」。這類字形通稱「俗字」。 到了唐代,楷書盛行,「賴」字也漸漸定形為現在的樣子(八)。
「賴」字的本義指蓋著頂棚的一間房子。《說文解字•广蓋》:“賴,室無頂蓋也。从廣,聲。”“廣”有“床”的意思,所謂“臥具之大者曰廣”,所以“賴”表示沒有頂棚的房子也就是“屋子”。由這層意思演化而來的「賴」字借代指“倚靠”、 “依靠”之意。
古人還用「賴」字來指「不經過審核就擅自授與官職」之義,此義現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