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流出还是流入?
2014年8月,中国平安首次突破万亿市值大关后,股价一直维持在70~90元之间震荡整理,当时市场对于中国平安的估值是相对保守的; 到了2015年下半年,在资产价格泡沫和杠杆率大幅抬升的情况下,市场对中国的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业给予前所未有的高估值,中国平安的股价也水涨船高,最高触及136.9元/股,市值一度接近2.5万亿元; 但好景不长,自2016年开始,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行业转型深化以及整个金融领域去杠杆化的逐步推进,保险行业的估值水平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到目前股价已经跌去近五成,市值回到1.35万亿元附近,甚至低于2014年的峰值。
从资金流动情况来看,由于当前中国平安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不足10倍,处于历史低位,所以近期市场对中国平安的增持热情较高。 7月份以来,中国平安累计获北上资金净买入53亿元,居北上资金布局最多的个股之一;另外,据Wind统计显示,7月份有70多家机构对中国平安进行了调研,表现最为活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当前中国平安的股票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出现显著改善,现金流压力依然较大。 中国平安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2.3亿元,同比增长37.5%;净利润153.54亿元,同比下降33.0%。 其中,寿险业务营业收入为1688.71亿元,占比59%;寿险业务利润总额216.54亿元,占比59%。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国平安在保费收入上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但因为成本支出增加以及费用计提等原因,该公司的利润空间正遭到挤压。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谭倩表示,国内利率下行,推动无风险收益率走低,而权益类市场又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对公司资产配置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行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公司在渠道建设、产品设计等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成本。 除了经营面临的压力外,市场对中国平安的另一大担忧在于其流动性风险。
中国平安的资产负债表比较稳健,拥有丰富的金融牌照,可以通过内部调节融资以应对短期偿付能力缺口。 东吴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基于对整体市场的判断及中国平安基本面情况,目前股价下跌幅度已不小,建议积极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