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上海哪里赛龙舟?
作为生活在上海近20年的外地人,虽然不会说上海话、吃不出来本帮菜的口味,但每逢端午还是能闻到空气里飘着的粽子叶和江边的艾草香;也总能看到河岸上、公园里摆开的龙舟,参与的人群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只是这几年疫情反反复复,今年又是上海疫情的最后关头,所以很遗憾不能去现场观看比赛。
不过没关系!我找来了央视拍摄的视频(1984年摄制)让你云观摩一下这气势磅礴的现场~ 如果您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参赛的都是男子?其实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龙舟竞渡”的情景了。
据《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乃作《涉江》以自明”,还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句子。可见那个时候就有了龙舟和龙舟竞赛。 但最早的龙舟竞赛并不是像现在的划桨船那样,而是让舟船顺着江水流动,并且只有艄公一人站在船上掌舵,其他人在岸边划水,模仿的是两岸群众扶老携幼观赏龙舟竞技的场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龙舟开始由上游顺流而下。到了唐代,龙舟比赛多在皇宫内的御池进行,而且参加比赛的龙舟数量也越来越多。宋朝时,广州出现了“万艇争先”的盛况。而元代至清代中前期,帝王们多在端午当天乘坐龙舟,并在河中举行竞渡游戏。
直到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 年),皇帝下旨把龙舟固定在皇家园林圆明园中建造,并设置龙船厂和专职官员负责管理。随后又在颐和园内仿照杭州西湖的形式挖筑清漪湖(今昆明池),在湖的南北两端分别建起两座牌坊,南边牌坊的匾额写着“行春桥”,北边牌坊的匾额写着“长春桥”,寓意“四季平安,岁岁丰收”。
如今,我们在北京西北郊外依然能看到这座“行春桥”,它始建于金代,重建于明代。而在昆明池畔的仿古建筑群“西苑三海”中,也能看到与之相似的亭台水榭。 时间来到近代,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传统的手工艺被批量生产的机器制造取代,许多传统的习俗也在慢慢消失。但在上海这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我们仍然有幸可以看到每年端午这天在黄浦江旁摆开的龙舟。
据说由于上海本地龙舟队员紧缺,还会从周边浙江等地选拔。不过,这些外地选手并不比上海的选手表现差呢!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呀?
虽然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不能到场围观,但明年这个时候,一定能!到时候我们再赴这场传统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