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五行是什么?

瞿保瞿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枝”在《说文》中有两种解释,一种与木有关,一种与手有关。 “与木相关的意思是植物的主干长出的小分枝;与手相关的意思则是指手指的分支。而‘指事’是古人造字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一个字上添一笔或减一笔来表示这个字的含义。如日、月就是这样的文字。从字形上看,这个‘枝’就是手指伸开的样子”(同前) 因此,由上面可以看出这两个枝都是枝。 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树枝这个词去区分和表示上述的两个意义。 那么“五枝”的含义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五种小分支么?

我猜题主问的是古书上的语例吧~这里就举些例子好了:

1.《周易·系辞下传》:“易之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后拟之以文言,有是以示诸德,有是以断其吉凶。” 按朱熹的说法,这里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中的“取”是“求”的意思,“诸”是“之于”的意思,所以“取诸物”的意思是“求得于物”,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圣人通过观察天下的变动而把道理表述出来,并把德行归纳出来从而判断出吉凶。

我个人觉得这句里的“取之万物”应该也是“求得之物”的意思,否则的话“物”就太泛了,显得没什么作用似的(-_-) 这句话跟后面的“远取诸神,近取诸人”一样,都是在说明“易”是如何产生的——就是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得知识。 因此这五根应该是五个类别的事物或者属性等,而非具体的物品。当然也可以认为这五个类别的词分别对应着手的五个分支,毕竟《说文》里是有这么解释“枝”的字的。

2.《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个“五青”就比较明显了吧~( ̄▽ ̄~)~

3.《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不君,大臣赵盾多次进谏不听,反而滥杀无辜、任小人,于是赵盾的弟弟赵穿在朝堂之上杀了晋灵公并迎立晋襄公之子雍即位。 赵盾想拥立公子雍这件事被大夫提弥明知道了,他赶紧对赵盾说:“大王在郑国,您为什么不去迎接呢?”赵盾回答说:“因为我没有看到君王死去啊!”提弥明又说:“现在君王已经死了,您为什么不赶快去做呢?如果等到别人做了君王,那可是要受到惩罚的啊!”说完就拉着赵盾快步离开会场,结果赵盾还是被随从逮住了,这时提弥明又对着持弓箭的人喊道:“你们这群贼人难道还不罢休吗?!”说着就用手拨正了弓弦准备射箭,结果他的手被弓弦弄伤了,于是他脱下左手的手甲交给赵盾并说:“国君被弑,大夫被俘,这是国家的灾难呀!虽然我不能为君主报仇,但也不能让我的主君受辱,请让我死吧!”说完他就拔剑自刎了(TAT)

在这里我想提的是,“五贼”不是指五种小分支,而是指五个人:赵盾、提弥明、贾季、荀林父(????)以及士季,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卿、家臣、司徒、元帅和大夫,他们一起参与了谋逆之事。

4.《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这句其实很好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一群人在一起呆了一天,说的话都不合乎正义,喜欢做一些给小的恩惠之类的没有意义的事情,这种人很难成为贤人啊! 所以这里的“五义”也自然是五种不合乎正义的事情了。

5.《庄子·山木》:“孔子行游于泰山之上,见李树有实,于而呼徒属曰:‘木名夫子!’顾见啄木鸟,因称之曰‘吐呕’。孔子游于楚,见大树木谓之‘樗’。其大朽不中用刀斧。孔子曰:‘此木不如粪土。’故君子慎阴阳。” 这句话比较有意思,大意是说孔子路过泰山的时候看见一颗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果实便招呼弟子们过来看。随后孔子发现树上有一只啄木鸟正在觅食,于是便把树叫作吐呕树。 接着孔子到了楚国见到一棵巨大的树木,这棵树长得歪七扭八的,既不能当房子来住又不能做家具什么的,于是孔子就说了那句大名鼎鼎的“大树蔽阴不可靠”(^-^^) 至于最后一句则是孔子在与门人讨论治国安邦之道时说的,主要是讲人们应当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来制定出相应的社会规范,同时也不要拘泥于世俗的东西。

以上是我个人的猜测啦,希望对你有帮助^o^!

西柔颖西柔颖优质答主

在古书《五音集韵》、 《广韵》中,都提到过“枝”字为“支”字的异体。 “叶音之误。”“或作支,非是。”所以应该可以知道,它的读音就是zhī。 所以,从字形看,它是由两个象形文字组成,中间是个指事符号,表示手拿东西,整个字的意思是指用手拿着树枝(木)去摘取果实和树叶。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读zhi了,因为汉语发音经过了多次的变化,这个字到了现代,就发生了音变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