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层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套体系,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 并以此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在《尚书·洪范》中记载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区分万物所属的呢呢?
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的人们就以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界中的事物为依据来划分和区分不同的属性;其中动物的分类有五类,分别为:大行、细行、兽、羽、鳞。
而植物的分类则更为细致一些。人们将植物分为草、木两类。而在自然界中,人们又根据有无生命,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划分为有生(虫)和无生(山)两大类。同时,又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依照其运动特征,划分为五种形态——动、静为五行之德。
后来,人们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相生相克的现象。比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夏天天气炎热干燥等等现象。所以,古人在总结这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行相生的概念。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概念。
人们还发现在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都有相生或相克的关系存在,而这些相生不相克的规律也反应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因此古人又把五行相克的理论推广到了社会生活中去,用这种相生相克的方法来解释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与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八字命理的基础原理之一——五行生克制化原则。
七曜是指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及土星这五星外再加上日、月两重卫星所合而成的七曜。由于七曜每隔15天便分别重复出现一次,所以15被视作完整的时间周期。于是以日、月为首,加上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就构成七曜历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古代的五行思想。 按照这样的说法的话,七曜属于属金的范畴内! 但需要注意的是七曜的概念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所以虽然其中的某些观念可能源自于西方但实际是本土化的产物且被中国人完全吸收进自己的传统之中了。 而现在流行的西方占星说,实际上只是近代从欧洲传入日本的学说并在日本流行开来后才传回国内罢了…… 所以所谓的西洋占星术其实是舶来品的伪概念,和中国传统的星命学毫无关系更谈不上是什么正统的学术流派或者宗教信仰之类的东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