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非洲贷款?
我国政府对非洲的援助,是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平等互利、形式和规模不受任何限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尊重有关国家的意见、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进行的。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历来是力所能及的,向非洲国家提供的优惠贷款更是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非之间经贸合作发展迅速。1991年至1995年,双方的贸易额增长50%,1998年贸易额更是达到27.8亿美元,5年增长1倍以上。与此同时,对非经济技术援助稳步发展,对非优惠贷款项目顺利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对非优惠贷款的规模和形式由双方根据需要和可能协商确定。对非优惠贷款项目的选择坚持“平等协商、相互选择、注重实效、合理负担”的原则。中方主管部门在与非方协商确定贷款项目时,通常在对外经济贸易部公布的专业化国际招标公告中选择非方所需要的项目,以扩大非方的选择余地。在项目执行方面,按照“国内设计单位与国外设计单位进行合作咨询,国内承包商与国外承包商组成联合承包体,国内供货商与国外供货商实行联合供货”的原则,“三结合”进行,既保证贷款项目的质量,又考虑受援方的利益。对于中国公司承包的项目,实行“两放弃”:自愿放弃设计咨询费和利润,降低工程造价5%至8%,从而减少受援方的负担,也提高了中国承包商在受援方的竞争力和信誉。
在对外经济援助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帮助一些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如援纳米比亚学校和医院项目,援赞比亚农村粮食供应系统改造技术援助项目,援喀麦隆、几内亚比绍校舍维修技术援助等。
近年来,随着双方经贸关系的深化,对非优惠贷款的规模逐步扩大,贷款条件日益放宽,对非洲的援助成效显著。到2000年11月,中国对一些非洲国家提供的优惠贷款已从80年代的3250万美元增加到6.3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