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1?
我们总是能从媒体上接收到这样的消息:某某中学,某某大学,某某学子突然在校园内跳楼自杀;或者某某学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逃学叛逆……看到这些我们都会非常的心痛,也会在心里感到一丝担心,担心这会不会是自己孩子的下场。
其实不管是跳楼自杀还是叛逆逃学,归根究底来看,都是因为孩子们的内心不够强大的原因。我们常常会担心孩子不能独立,担心孩子成绩不好,担心孩子不能融入团体……但是我们有没有认认真真的考虑过孩子的内心呢?是不是没有真正用心的考虑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非常用心的考虑了孩子的内心,并且我也非常用心的教育了孩子的内心,可是孩子根本就不听,他不能理解我为他所付出的一切,他不能理解我从小到大对他的用心良苦,他不能理解我的付出,他只会认为我是在约束他限制他,他不能理解我是为了他好……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说,不是孩子不能理解你的用心,而是你的用心已经过了保质期,因为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已经不再是你眼中的孩子了,如果你还按照以前的方式来约束他,那么孩子必然会产生不理智的想法,他必然会产生叛逆的想法,他必然会认为你是在限制他,而他自己也必然不会再听从你的教导,那么这样子孩子就产生了自闭以及反抗的心里,长此以往孩子就得不到真心的交流,他就得不到感情的滋润,他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我们总是提到的“空心病”。
而“空心病”的产生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巨大的,拥有“空心病”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和人真心交流的,是没办法和人真心相处的,是没办法真诚融入团体的,而长期得不到感情滋润的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冷漠,会慢慢的变得自闭,会慢慢的变得麻木,然后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厌恶……
如果他们还是得不到帮助,还是得不到关爱,还是不能和他人友好相处,那么他们的选择最终就只有叛逆逃学,选择封闭自我,选择自暴自弃,选择自我怀疑自我厌恶……从而走向人生的深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选择自杀。
而如何阻止他们走向人生的深渊,如何帮助他们脱离人生的低谷,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脆弱,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的“空心病”呢?
首先,我们做为家长的应该以身作则,我们应该真诚的与孩子们相处,我们应该真诚的去交流,我们应该去关爱他们,我们应该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去尊重他们。同时我们也要真正的把他们当成独立个体,而不是当成附属品。
那么具体我们要怎么做呢?
一、尊重而不是约束。我们从孩子长大的开始就要适当的尊重他的意愿而不是处处约束他,具体怎么做呢?比如说孩子说不想吃鸡蛋或者苹果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不给孩子买鸡蛋和苹果,而是买孩子喜欢吃的桔子或者葡萄。如果孩子回家之后不想写作业而是想出去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出去玩,而不是直接让孩子进去写作业,我们也可以问问孩子想做什么,而不是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二、包容而不是歧视。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是喜欢说其他孩子比你的孩子好,其他孩子比你的孩子优秀,甚至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打骂自己的孩子,而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都不利于与孩子的交流,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也不利于关爱孩子。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也一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