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要到美国上市?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上市地选择在美国还是港交所还是科创板,是一个权衡利弊的选择题; 对于制造业或者实体企业来说,选择在美国上市已经不是最佳选项了(排除微软、谷歌等早已上市的科技巨头),因为这些企业很难满足美国的证券交易要求,而香港市场对这些企业的包容度则更高一些。
首先,我们看看美国交易所的证券要求。 可以很明确的说,创业板和中小板对拟上市公司是有很大“门槛”的,除了盈利要求之外,对于发行股数也有着严格限制,比如最近想登陆中小板的蚂蚁金服只能撤单,就是因为IPO融资额可能达不到监管层的要求(如果融资金额低于预期,会对公司的估值产生负面评价)。
那么,为什么很多企业会选择在美股上市而不是A股呢?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中概股在美股的表现情况。 从整体数据上看,在中概股整体涨幅超过美股大盘的情况下,依然有超30家企业出现下跌,说明美股对于中概股的“容忍度”并不高。
我们再来看看近年来境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回归A股的情况。 可以看到,虽然A股有着比港股更高的估值水平,但回A上市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境外上市已经多年,其业绩成长性和分红都受到一定质疑,难以达到券商保荐和监管部门审核中的条件要求;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存在境内外股东权益差异的问题,难以规避由于股本扩张带来的摊薄问题。
虽然目前A股市场有注册制改革的趋势,但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制度依然保留了核准制的影子(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实现注册制),这也使得那些符合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条件要求的优秀企业才能最终登陆A股。 与美股相比,A股还是有着诸多不同的政策与体系框架。
首先在信息披露方面,A股更加重视定期报告的信息披露,而对突发性事件等相关事项的披露要求并不如美股严谨;其次在审核体制上,A股实行的是注册制改革还是审批制,也对企业上市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谈谈企业的定价问题。
无论是中概股还是回A股上市的企业,之前在境外上市都会面临一个难题——定价难。因为相对于美股而言,港股的流动性较差,且对互联网企业更为“歧视”,导致中概股的股价一直被压着打。而回到A股之后,即便是在IPO市场上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其二级市场的股价也存在被“打折”的可能。
当然,如果企业能成功登陆A股并实现估值的提升,那么之前的亏损也就一笔勾销了。 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很长,甚至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例如阿里从2007年11月首次向SEC提交招股书一直到2014年才完成在美上市,期间整整等了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