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需要数学吗?
我们来看一个公式: 市值=每股股价×发行股数。 这个公式很简单,但是很实用。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资金有没有增值,或者增长多少了,用市值除以你投入的本金,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比如你买了100股的某股票,现在市值是500元,那么你现在的资产就增加了400元,增幅为40%。如果你买的不是股票而是基金,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每一季度或者每个月底,你所投资的股票或者基金究竟涨了还是跌了,那这个公式就没用了。这时你需要计算每一个周期内(如每月)的投资收益/亏损,然后再乘24(一年有365天,取整24是因为每年天数不一定相同),就是你这一年来的投资收益/亏损了。 如果想更精确地计算你的投资收益情况,你可以把每月的盈亏也算出来,然后用每个月的收益/亏损乘以24,然后加总,得出的就是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际获得的收益率了。 当然,如果你想更精确地算出每一笔支出的收益/亏损情况,可以把每一次交易的情况都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不过这样太麻烦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只要大体上知道这段时间内的盈亏状况就行了。因为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交易,你把每一笔交易都算进去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对金融、经济方面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那么计算起来就更简单了。这些知识能帮你判断当前市场处于什么阶段,哪种资产类别可能更有潜力等等。这些知识和技巧都是学出来的,而非天生就有的。 所以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积累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