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解禁怎么应对?
1. 什么是基金解禁? 基金产品在发行结束后,通常会有固定的募集期限;在募集期满时,没有募集资金到账的份额会被注销,这就是基金的“解禁”。 举个例子说明: 某只新发的股票型基金,规定募集期是2021年8月5日至2021年8月26日,总共32天。 如果有人在2021年8月10日买入了10万元这只基金,到了8月26日基金公司确认该基金成立,并发布了“基金合同成立公告”,则意味着该笔资金即将进入“解禁”程序。 虽然这时还没有开始投资运作,但任何一笔资金的进出都必须经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核对、确认。因此 “基金合同成立公告”发布之日,也就是这笔资金正式进入“解禁”程序之时。
2. 为什么要设置解禁期? 新发的基金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建仓操作(具体参见问题(二)),如果提前开放申购赎回,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所以基金监管部门要求在新基金设立一定期限的解禁期,以稳定市场。
3. 有哪些基金产品会面临解禁? 对于新基金来说,一般需要等待基金成立满6个月才会面临首次解禁,届时基金持有的资产可能会因为建仓而浮亏。对于老基金来说,则随时可能面临解禁期届满后的全部或部分上市流通。 目前我国对于公募基金仍然实行的是“监管宽松、自律严格”的管理模式,整体上来说,公募基金的信用风险很低,且通过严格的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基金产品面临违约的风险也很低。但从长期来看,市场总是会出现波动,不排除个别基金或者少数持有人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情况,这种风险无法覆盖到所有的基金产品,因而就需要投资者自担风险。
综上而言,一般情况下,基金遭遇“解禁”利空来袭时,并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浪,对市场影响较为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掉以轻心,还是应理性对待每一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