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下折是怎么计算亏损的?

单于文贤单于文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基金下折是怎么回事 假设我买了一个净值是1元的基金,买了10份(10股),那我的基金市值就是10元;如果净值下跌到0.5元,那么我的基金市值就只剩下5元了,这是很直观的计算。但是如果出现巨额赎回或者暴跌的时候,基金可能跌不到0.5元就停止了交易,比如只有0.45元,那我是不是亏了?其实并没有,因为基金公司的净值不是按照单笔交易来计算的,而是把所有的份额加一起平均后算一个平均值,这样的话即使某一天只卖了10%的资产,甚至亏钱了,也不会导致当天基金公司估值出现负值,而只会记作“减计”。也就是说只要净值没有跌到0,哪怕我手上所有的基金份额都亏完,我也不算亏钱!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赚了,因为我购买基金的初衷并不是希望看到它每天涨一点,我希望它在长期时间内能够跑赢通胀,能够让我的货币贬值速度慢下来,而不是去和通货膨胀比大小。而如果发生极端情况,基金公司实在是没有钱可以赎回了,那么基金公司只能按净值给赎回,也就是无论我说我要全部还是部分赎回,你都得给我按当天的净值计算。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非常小,属于极小概率事件,相当于中彩票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基金下折,什么是基金下折呢?通常我们把现金分红叫做“下折”,是因为把分红算进资金总额的话,会导致基金净值低于实际净资产(含未分配利润)。举个例子:某混合型基金共有资产3亿元,其中股票价值2亿元,剩余8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和未分配利润。若以2元/股的溢价率发放红利,则每股可获得1元的收益,共计8000万元。但如果在此时以2.5元的价格全部变现所持股票,则能收回2.5亿元的资金,此时基金公司不但不会亏钱,反而还赚了5000万元。但问题是现在市场上有谁愿意以2.5亿元的钱去买那个只有8000万流动资金的基金呢?所以最后这2.5亿还是要从基金本身运作的资金里面出,这就导致了本来应该1块钱的东西,我现在只卖了0.7元,所以从总体算下来我还是亏了0.3元。当然这种极端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一般发生在基金连续大额分红的情况下。(虽然目前我没见过)

卓岚卓岚优质答主

一般来讲,一只基金带有杠杆,那么它通常就会带有折算机制。所谓折算机制,是指当净值达到某个阀值的时候,比如0.25或者0.45,对场内份额进行一次折算,折算成净值为1的部分。分级B通常带有杠杆,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B份额的持有人在享受杠杆收益的同时,也必然承担杠杆风险,这在分级基金的合同中有明确说明。所以,折算一般而言是不产生收益或者亏损的,只是把一个高净值或者是低净值的基金,在净值上变成1这个净值,折算前后投资人的持有市值不变,按照规定会有0.001的尾差变化,这个差额产生收益或者亏损是微乎其微的。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一种新型的分级基金,在指数下跌到一定程度时,比如0.45以下,B会被折算到0.9附近,这种情况下,通常B的持有人会亏损,因为B的净值在折算的时候已经跌了很多。这种折算,在业内叫向下不定期折算。按照基金合同,B折算后的净值和折算前的持有市值是不发生变动的,这个差异极小,可忽略不计。

B被折算的时候,是由于指数跌的很多,B也跌了很多,通常B会带有杠杆,跌得更多,所以B折算后的价格和折算前是不可比的。实际上,对于场外购入并持有B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指数在基金折算后没有上涨,投资是巨亏的。

B折算之后变成了净值为0.9附近的份额,但是由于B的净值和指数相关,和同指数的场外份额的净值也是相一致的,所以折算之后的B通常是没有杠杆的,因此折算之后的B,可以理解为是基础份额。如果投资人想继续进行杠杆投资,通常基金公司会在B折算之后继续供应该类B份额,相当于重新设立的一只新的B份额,这个时候才真正进入B折算后的投资阶段。在此阶段买入B份额的投资人,才是真正的杠杆投资者。这部分投资人后续如果继续看好该指数,是可以实现高杠杆投资的,同时继续承担高杠杆风险。如果在折算之后指数继续下跌,那么指数的跌幅会通过高杠杆全部反应在B的净值上,B净值的跌幅将超过指数涨幅,投资B的持有人会继续下跌。如果指数继续下跌并导致B净值继续跌到0.25元以下,则将再次进入基金的折算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