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植物能预报天气?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会“报时”,比如开花时间、叶子颜色等都可以反应出时间的变化。而有的植物可以感知大气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进而做出反应。 其中,对于人类来说,最直观的反馈便是花开花谢,以花期的早晚和花期持续时间的长短来指示季节的变换。大多数花卉都在春季来临之前开放,然后随着气温升高、阳光强度增加逐渐盛放;而在秋季来临时,大部分花卉会渐渐凋零。
有些植物还可以感应到空气中的湿度,通过改变自身的颜色进行自我“保湿”或是“脱衣”,如树皮变色可以反映空气湿度的变化,当土壤缺水时,树木的树皮就会从青绿色变为灰白色。 还有一些植物可以感知光照的变化。对于需要适应夜间光线环境的花卉而言(如绣球花),它们会在夜晚合拢花瓣,进入“休眠状态”;而对需要适应白天光线的植物则相反,会在夜晚保持张开,甚至白天也会微微张开,以便能够更好地接受光线。
还有很多植物具有趋光性,总是朝向有光的方向生长。 当然,植物对环境的感知也不都是那么直观。例如,一些植物可以通过感受空气或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含量,来判定周围是否有动物经过或者附近是否有人类活动,从而选择是继续生长还是停止发育乃至死亡。
在自然界中,天气变化往往会在某些植物身上留下蛛丝蚂迹,因此,只要我们稍加留心观察,利用这些植物的这种“特长”,便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如果看到荷花的花瓣变绿了,就表明一场酷暑即将来临;而荷花的花瓣由绿变红又说明一场降雨将要光顾了。因此,人们总结出这样的农谚:“荷花花瓣变成绿,必有三伏天。荷花花瓣变红又,河里的鱼儿要出洞。”
牵牛花也能预报天气。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夏季如果早晨牵牛花的“小喇叭”张口很大,凋谢得就早,张口小,凋谢得也晚,那么这一天就是晴天。相反,如果早晨牵牛花“喇叭”张不开,凋谢得晚,那么这一天准会是雨天。因此,农民总结出这样的谚语:“牵牛花早开晴,牵牛花晚开阴”。
在南方,如果看到木荷花(又叫地石榴)的花瓣在中午11点前就全收缩到花蕾中去了,并且花瓣的外颜色呈深紫色,那么预示着下午将要刮大风;如果花瓣在12点到1点之间开始收缩,那么就表明今天是大晴天。农民总结的谚语就讲:“木荷开花关得早,半天有风半夜到。木荷中午开又红,晒干担头晒死虫。”
我们再看一种叫做柳兰的植物,也就是柳树开的“花”,在夏秋季节开花结果。如果人们发现早晨天气很热,而柳兰就开得很旺,那么就是一种反常现象,这预示着午后将会出现雷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