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传入中国?

西彤馨西彤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总局成立,同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运动的决议》。 1953年6月,在苏联教练维·普·卡列耶夫的帮助下,组建了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乒乓球队(女队)和少年乒乓球队,王传鹏任乒军第一任团长兼首任男队主教练。1954年7月,中国乒乓球协会正式成立。1978年国际乒联正式成立时,中国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在此之前的1954年和1955年,男女队先后两次访日,与日本队进行了多次友谊比赛。这些比赛的进行,为以后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中国开始组建省市级乒乓球专业队伍,同时选拔优秀的运动员进入国家队集训。 在这种大背景下,1961年3月8日在北京成立的“八一”乒乓球大队应运而生,负责培训从各地选拔上来的球员。

“八一”乒乓球大队由肖振威担任首任队长,邱钟慧担任首任女队长;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担任男队教练员,陆元盛担任女队教练员。 作为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队,“八一”的大批队员都曾在50年代后期代表军队系统参加过全军运动会,有的还获得过冠军。如李富荣就于1959年和1965年两度夺得全运会的男子单打桂冠。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当1972年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时,毛泽东主席选择了李富荣作为乒乓球项目的陪练。 随着“八一”队的不断训练和提高,其竞技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到60年代中期,经过几次队际对抗赛的磨练,“八一”已不再是一支仅以培养后备力量为目的的队伍了,它已经具备了与一流强手抗衡的实力。

卓奕龄卓奕龄优质答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经日本传入我国。1904年伦敦举行的一次乒乓球比赛,在英国侨民中激起了乒乓球热,当时上海有位霍元甲拳师,他见英国侨民迷恋此运动,就在1904年底自制了一个木拍和木球,学着英国侨民的样子在手中打来打去,觉得这种活动很有意思,不但可以活动身体,而且可以增长智慧,培养反应能力。于是,在租界里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开去。霍元甲当时就把乒乓球的木球叫做“力球”,木拍叫“力拍”。

不久乒乓球运动传入学校,当时的南洋公学,复旦公学,震旦公学等都组织过乒乓球兴趣小组,并曾举行过本校范围的乒乓球比赛。到20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上海其他一些城市,乒乓球运动也越来越盛行,不但外国侨民中有许多喜欢这项运动,中国青年也有许多喜欢打乒乓球,因此在上海租界的一些公园里相继修建了一些室内乒乓球台(当时叫“力球台”)。1922年,上海新世界游乐场里曾举办过一次有20多人参加的乒乓球表演。当时还没有中文的“乒乓球”名称,中国青年对乒乓球的名称,因叫音不同而有拼球,平碰球,乒平球,平乓球等多种叫法。到1928年以后,大家就统一叫乒平球,并把乒平球简化为乒乓球。

192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那时,中国的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乒乓球运动开展得已经比较旺盛。1928年,在上海组织了第一个乒乓球组织——上海中华乒乓球社。1931年在前中央信托局中央球场(现闸北区工人体育场旧址)举行过一次有200多名选手参加的乒乓球表演,这次表演是由汪兆铭(当时尚未叛国)赞助的。以后在上海等城市陆续建立了乒乓球组织。1932年,上海爱国乒乓球社派选手与日本乒乓球队进行友谊比赛。当年还在北平(北京)东单体育馆举行了一次中日乒乓球表演,当时的中国选手有徐炳元,杨兆龙等。从1932年起,在广州,上海等地相继举行过几届规模较小的地方性乒乓球运动会。从1930年开始,我国先后派选手参加了第三届至第五届世乒乓球锦标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