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时五行是什么?
“庚子时候”是清代的算命用语,指的是庚子年、庚辰日或庚午日的亥时,即晚上9点至11点(21时至次日凌晨1时)。 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周期循环,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十二个地支。
比如子时的天干地支是甲子,丑时的天干地支是乙丑……以此类推。而每个时辰的天干不同,但却有同一个地支的情况,那就是“双时”,也就是两个时辰的天干相同但地支不同。这种情形下,前一个时辰结束后的后一个时辰开始时,要“交节”了——上一时辰的干支与下一时辰的干支截然不同的那个时间点,就是“交节时刻”。在这个时间点上,阴阳气场变化明显,命运格局出现转折,所以民间有“立春交春节,一岁穷到头”“立夏前后,阴阳更透”等说法。
庚子的时候,就是庚子年,庚辰月或者庚午月的最后一个的亥时。因为子时和午时各有六个,辰时却有十个,所以最后这个亥时,共有二十个小时,恰好是五天一周期。在这个时间里出生的人,命运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进入下一个运程。这是传统命理学的基本原理。
现在人不用农历记时了,所以不知道这个“交节气”的概念。而在传统命理学中,每一个节气的开始时间,都有一个固定的公式计算出来,并且非常准确。例如小暑节气开始的计算方法:夏至后第五天开始,第一个甲日或丙日为起点,逆数50850分钟,再减去366400秒,所得的数值,就是小满节气的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