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疏浚什么意思?
“疏浚”一词,来源于明代,是治理水患的工程措施之一。《明史·河渠志》载有所谓“疏浚”的方法和程序;而“疏浚”作为词目收入词典则始于清末。 至迟从明代开始,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人力或兽力来挖运河道中的淤积之物。清人徐松曾在其所著《宋会要辑稿·职官》中,将这种做法称为“淘河”,并且指出,“旧制每岁由漕运总督督率总漕及河官凿沉木、泥沙,时其深广,以通舟楫。”
在清代的档案中也出现过“疏浚”的说法。例如雍正八年(1730)十月河南巡抚田文镜奏折中说:“伏查黄河自武陟以上,两岸淤高,中道下陷,……须于新滩附近挑浚一条河道。”又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两江总督牛鉴在给湖广总督林则徐的咨文中说:“长江上游之滩多在高淳、扬中等处,宜于该两州府所属各滩就近开挖。”“下游之滩多在江宁、镇江二府境内,应令该二府督饬所司,于沿岸一带,酌量开挖。”可见当时人们在治理河道时,已经采用“疏浚”这种手段了。至于所用工具,明人记述已较清楚,诸如铁锥、铁锨、大耙、竹鞭等,清人则在文献记载中增加了“挖子”(一种用绞盘收放的铁钩),此外还有“掏泥船”。
中国疏浚“国家队”的组建是中交疏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该公司由中国交建下属中国港湾、中国航务、中国港opanbet体育共同出资设立,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港湾、航道、河道的疏浚(航道以及内陆河)、吹填、环保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程以及海上溢油回收业务。
按照设想,成立后的中交疏浚将是中交集团旗下一个与中交公路、中交市政、中交铁路并行的专业板块,将成为中国港湾、中国港工、中国航务实现主业回归、集中发展疏浚业务的专业疏浚平台。中交疏浚将在疏浚设备、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共享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疏浚股份。
该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将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将对三家公司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军国际主流市场、进入长江口、沿海港湾航道、内河等疏浚市场等具有里程碑意义。
疏浚产业是中国交建最早发展的战略产业,在中国交建三大主营业务中,其疏浚业务实力最强。经过10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交建疏浚业务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三家公司在疏浚市场的覆盖各有侧重,中国港湾在拉美区域、西非区域、东南亚及巴基斯坦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港工在中东区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中国航务在国内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洋山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以及东南亚疏浚市场取得重大业绩。业内人士认为,三家组建中交疏浚股份有限公司将是战略重组、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