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字属于什么五行?

曾睿虎曾睿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伊”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 “伊” 字从人从衣,会意字,本义即“伊吕”的“伊”;后也有“伊洛”、“伊川”等专指洛阳的用法,但这里不考虑这些含义。 “伊”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根据上图中字形演变,可以知道“伊”最早写作“繄”(注意与“繄”的区别),然后形体逐渐简化为现在的“伊”。 我们继续看看“伊”在《康熙字典》中的其他记载: “伊”,《唐韵》《集韵》《韵会》并音姨。同“繄”。《玉篇》云:“繄,作‘伊’,通。”“伊”与“繄”古多通用。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伊阙”,裴骃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注:“伊闕,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八十里。”又引张揖曰:“伊,亦聲。”“伊”字此处当读作yī。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载豫州刺史部的弘农郡有十六县,其中就有一个“伊阙”,注引晋司马彪曰“伊阙在洛阳西北七十里”。这里的“伊阙”当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伊阙”为同一地方。东汉应劭著《风俗通》卷十二“声”条下:“洛阳东南一里有伊河。”“里”当为“洛”之误,因形近而讹。可见东汉时“伊”字仍读作yī。

以上两条材料可以证明汉代乃至汉代以前“伊”字读音当为yī。 再来看看金文和甲骨文中是否有“伊”字的记载。金文中“伊”字作“”,未见于西周早期的文字中,但见于两方器铭文(西周末期)中: 《大盂鼎》铭文:“王令盂,命汝哥(格)伯,纳兹吉,用享于伊帝。” 《虢季子白盘》铭文:“王令庚辰,司寇征伐夷。辛未,至。王命虢季子白,余以朕共(躬),受头有佐。其用事,甘泉。赐鬯齐,用作盂季子白盘。” 金文中还有若干“伊”字作“𢆉”的书写形式,或作“𢆅”,见诸于甲骨文和金文之中。

总结一下,根据现有材料来看,“伊”字在商代、西周早期应读作yī,到西周末期可能开始读作ē。 那么这个问题就涉及对《诗经·桧风·隰桑》一首诗的注音了。这首诗的第一句“隰桑有阿”的“阿”字,历来争议极大,目前所见资料大多以“阿”字隶变而来的“桉”为正字,但我怀疑“阿”字的读音在这里应该保持不变,仍旧读作ē。理由是这样的:

1.“隰桑有阿”的“阿”(ē)指的就是桑树,而不是一棵特定的桑树。秦观《淮海集》卷五十四“次韵李端叔谢送梅”其二云“江南无所有,赠我自采枝”,注“旧记云:‘东坡平生熟梅,惟此一种。’”可见“阿”表示的是一类物体中的一员。

2.“隰桑有阿”的“爱”通假“薆”,表示草木茂盛的意思。《礼记·月令》“仲夏,聿修田赋”,郑玄注“聿,兴也。脩,治也。”说明“聿修”的“聿”有始的意思。“隰桑有阿”就是指阴湿地方的桑树开始茂密生长了。如果“阿”读é,那意思说不通。

3.“隰桑有阿”的“啊”是语助词。《礼记·檀弓下》“先生复来,其后也。”孔颖达疏“谓既葬反穴之时也。”这个“啊”也是语气词。如果“阿”读作ă,那也不通。

“隰桑有阿”的“阿(ē)”字念起来就像英语单词“apple”一样。

鱼慧燕鱼慧燕优质答主

伊字不属于五行,因为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是一个描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和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伊字是一个汉语汉字,用来表示人名、地点、事物等,与五行无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