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五行属什么颜色?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来源于古人观察自然界的客观现象,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并以五行相生相克为原理推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中医用五行来表示五脏之间的关系,认为心(红色)火居中央,主运化,为君主之官;肝(青色)木升发阳气,脾(黄色)土运化精微,肺(白色)金清润肃降,肾(黑色)水滋培木,而膀胱(黑色)水又是肾水的源头。 五脏之中,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如果用五行的颜色代表五脏的话,那么应该是: 心——红、小肠——黄; 肝——青、胆——褐; 脾——黄、胃——绿; 肺——白、大肠——黑; 肾——紫石,膀胱——黑。 这只是从五色上进行的简单对应,并不是严格的色彩学概念。
中医学还认为,自然界有“五色对五脏,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即青、赤、黄、白、黑分别主肝、心、脾、肺、肾,而木、火、土、金、水又分别对应酸、苦、甘、辛、咸,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瓜果蔬菜,其味道不同,进入脏腑后产生的相应效果也不同。
比如:酸味收敛,能固涩精气,因此有助于肝肾同补;苦味入心,能泄心火而除烦,故适合心脏有热的人食用;甘味补之以润,因此有利于健脾和胃;辛味疏散,可通经脉,因此对肺气不利的人群适宜;咸味滋润下导,有助肾脏排泄浊物,所以适量摄入食盐对肾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当然,这里的五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心脏有热的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属“赤色”的食物,来进行调治,但若心火亢盛,就必须得吃苦味的东西了。再比如,脾胃不和的人,可以吃些黄色的食物来调节,但如果出现脾虚湿盛的情况,就不能一味吃黄色的东西了,否则容易助湿生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