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松医疗怎么样?
先放结论,在复旦附属儿科医院供职多年、熟悉医院运营流程的多位内部人士评价:东松医疗是“假借民营资本之名行国企盈利之实”的“伪民营医院”。 东松医疗实际股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复旦附一”)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以下简称“儿医”),两家医院的出资比例分别为51%和49%,法定代表人为复旦附一的院长、博士生导师,从公开资料来看,对这样一个“混改”企业,我们难以看到更多详细的数据和经营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医院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收入和利润了解到这家企业的发展状况——根据复旦大学2018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显示,学校下属的附属机构共有7个,其中收入最高的是“浦东校区”,达到1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3%;而第二高的就是东松医疗,高达6.4亿,较之上年度增长40%。 而据《上海日报》报道,该医院(指东松医疗)自2013年开业以来,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均增长率均超过50%,俨然成了上海市民就医的新选择。
作为非营利性医院,东松医疗除了提供常规的诊疗服务以外,还开设了特需门诊和国际部,由国内顶尖的专家坐诊,并提供英语交流服务,满足高端人群的不同需求。价格方面,与公立三甲医院相比,普通门诊和东松医疗国际部的诊疗费用大致相同,特需门诊的费用则是东松医疗的价格高出一些。 但如果患者选择了一次性付清所有费用,则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部分项目可以打7折左右,而如果是参加医保的患者,则可以享受按比例报销的待遇。 在复旦附中举办的2018届毕业典礼上,校长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校局合作、院院合作,成立并大力发展了像东松医疗这样的民营医院。他希望新毕业的孩子们能够继续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中。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复旦附中和儿医第一次“联姻合营”办医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所医院就联手创办了上海首个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肿瘤治疗中心,后因为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发展规划等原因于2004年停诊关门。 而此次携手打造的东松医疗可以说是旧事重提,不仅因为其选址正是此前肿瘤治疗中心的旧址,而且引进的就是曾经的“肿瘤名医”团队加盟组建。
然而,虽然名为“民营”公司,但实际上东松医疗与两家政府背景的发起者之间关系紧密,甚至称得上“唇齿相依”—— 根据该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为了建设与发展需要,东松医疗先后多次进行增资,而所有的资金注入都是由一家名为“上海源深”的公司完成的。而更为关键的是,源深投资背后的股东正是复旦附中和儿医。 也就是说,东松医疗实际上是通过“借道”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完成了自身的资本积累和扩张,而所有的收益最终都流向了公办的复旦附中和儿医。这种借助民营资本之名行国有盈利之实的做法是否恰当,恐怕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