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属五行属什么?
1. 《诗经》中“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其中“有娀”就是少暤氏之墟,今山东曹县,是帝颛顼与嫫母所生的女儿简狄所建立的国家;
2. 周朝的《世本·作篇》记载:“帝舜陶河滨,作舟;夷希伯作弦木为弓,剡木为矢;仲雍述虞礼,断发文身,葛衣蔽形……皆在虞时”、“夏伯和初作车,夏伯容初作笠”等等,这些内容都说明商代之前,中原地区已经使用铁器并掌握了冶炼技术了,而夏人起源于河南嵩山附近,他们不可能没有接触到先进的华夏文明;
3. 从文献看,殷契的出生地是山东宁阳,而不是郑州;而且契与少皞的后裔有联姻关系(以女配纣),商人在建国之后还继续居住在原来的地方,所以,从族源上来说,商人属于少皞后裔的可能性极大;
4. 《史记•封禅书》说商汤“因桀失其守而汤修其义”,这说明商人原本是以臣子的身份存在,但是夏王桀荒淫无度,导致天下大乱,商人乘机夺取了政权;那么作为周人的先公不窋,为什么又跑到了甘肃一带去了呢?是不是因为商人与周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冲突才导致的?
5.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周景王问单穆公,他说:“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父父兄,皆能南面称孤矣!”这里提到了熊绎是吕伋和王孙牟的父亲,那么这就能证明熊绎至少是吕伋的祖父或曾祖父辈分的人物——如果周人能够确定自己的祖先姬昌是周文王的孙子的话,那他们也是不敢把姬昌追认成周武王的爷爷辈分的;
6. 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某侯作邑于某”的句子,这说明西周的诸侯国大都由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这就印证了《左传》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是一个家族的,那就应该是同姓同宗的,怎么会异心呢?
7. 如果周人是来自陕西岐山的西土居民,他们是不会去甘肃那么偏远的蛮夷之地去开疆拓土的,除非他们本来就是生活在陇东南地区的原住民;同样地,如果不是生活在陇东南的原住民迁居到陕甘交界的地带定居的话,周人也根本不会在那里建立根据地,而只会选择返回老巢——事实上,我们根据古史文献以及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周人是来自今天的洛阳一带而不是西安,而他们的先公不窋则是来自今天的菏泽鄄城和济宁梁山一带,所以说从族源上来看,周人和商人都属于少皞的后裔是不成立的,因为他们跟蚩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8. 西周初期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周人最引以为豪的制度之一,而在这一制度之下,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也就是说,当周厉王无道被放逐后,周王朝内部应该是有嫡系和庶系的派别斗争,结果周宣王上台以后就把所有的庶系王子们全部流放到陇西地区,这种做法直接造成了西周末年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同时也给后来的秦人崛起提供了机会;
9. 为什么说秦始皇“攘除奸凶”就是驱逐西方戎狄的意思呢?请看他的诏书中是怎样说的——“除奸邪之说,兴明道正言”……“奸邪”一词最早出现于《荀子•不苟》之中:“奸邪不可使治礼”、“君子固愚,小人聪明”;“妖言惑众”一语见于西汉东方朔的《七谏自悲》:“俗谗谀多言,何可信兮……”;秦始皇所说的“奸邪”就是“佞人”的意思,“妖言”也就是“妖言惑众”中的那个“妖言”之意;另外,秦始皇还把他的母亲赵姬和嫪毐的儿子逐出咸阳,迁往四川,这就是所谓的“迁太后于雍”。
可以断定,周人在取代商王朝之后就彻底抛弃了自己的祖籍之地,转而定居在商朝的势力范围之内,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就是秦国人的前身。 至于汉高祖刘邦,他本来是沛县的泗水亭长,后来参加了项羽的反秦起义军,他在灭秦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汉中王,但是他并没有回到自己老家徐州去当大王,而是把王府设在长安,这种作法表明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淮阳楚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