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如何补土?
在中医中,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任何一“行”都具有两种运动形态:生和克。生者,是供给、助长,即所谓“母”行对“子”行的作用;克者,抑制、制约、克服、转化,是所谓“我克者”的“行”对“克我者”的“行”的作用。
肝胆为木,主疏泄,调畅气机;心小肠为火,生理功能为主温热;脾胃为土主纳运,化水谷精微;肺大肠为金,有肃降清新之功;肾膀胱为水,滋润濡养是其生理。木火土金水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保持动态平衡,则五脏功能正常,身体健旺。
当五行中一“行”因先天缺陷或者后天疾病的影响生理功能亢进或低下时,产生五行失衡,“行”(即脏腑功能)生病。治疗时就要以补其所生、抑其所克的规律来治理。脾胃属土,脾病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症,脾虚则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治疗应该从补脾、健脾、升脾之气着手,因为脾胃除了具有受纳和运输水谷精微功能外,还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升已而降,若环之无端”,脾升胃降,和调致泻,大、小肠才能分化有度、传导有序。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的生理功能全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充养,胃气一败,诸症蜂起。补土健脾实际上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