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怎么样啊?
河南工业大学坐落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正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由原郑州粮食学院和原郑州工程学院于2002年合并组建而成,在2002年以前,郑州粮食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郑州工程学院隶属于原河南省纺织总会。学校始建于1956年,1959年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198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78年郑州粮食学院分建郑州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占地228.50万平方米,建有5个校区,教室、实验室、体育馆、活动中心、食堂、公寓等各类硬件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是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现有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艺术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12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建有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科技创新团队等。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学科点自主设置权,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在59个二级学科和工程领域培养各类研究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14人,其中教授221人,副教授57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7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14人;有双聘院士9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创新人才、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220人,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九三学社中央黄汲清地学研究创新团队”,1个“李仪祉水资源研究创新团队”,1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培育实验室”和3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0371人,其中研究生1012人,本科生27708人。学校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课和35门省级精品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省级精品建设课。近两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43项。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狠抓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获奖1500多人次,其中在全国和国际性重大比赛中获一等奖50余人次。
学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十五”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科研成果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对学校260项代表性科研成果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33.53亿元、社会效益1435.75亿元。学校拥有国际一流、功能齐全、集粮油食品科研开发和中试于一体的“河南省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园”,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国家粮食技术转移中心,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成为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平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09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61项。学校在粮食产后现代化新技术研发、食品质量和安全、粮食经济和物流管理、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特色,被誉为粮食行业、粮油食品行业和河南省经济建设的“工程师摇篮”和粮食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