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聚落是什么意思?
“企业聚落”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雷夫森于1969年提出,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增长。后来该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和理解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及机制。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聚落”的概念被进一步引入到对城市群、都市圈乃至特大城市的研究中(王德,2014)。 简单地说,“企业聚落”就是围绕某一工业或产业领域,以企业为中心进行布局,进而形成的企业集群。
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不同企业的各种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和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等)可能各不相同,但同一类型的企业会倾向于布局在同一区域,从而形成企业间的互动和网络。一般来说,企业都会尽力靠近市场和销售网点而布局,因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交易成本;同时,为了提高技术和经济效率,企业往往会选择接近技术领先者或者同类企业的地方落户,形成规模经济和知识外溢效应,促进新企业和创业者的进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某个地区难以吸引企业聚集,则可能出现“马太效应”,即先期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获得高额回报,而后进企业为了追赶领先者而被动地接受较低的生产率水平,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可见,是否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吸引企业聚集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