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光镜有什么作用?
我们平常上厕所,其实是很讲究的,很多人在上厕所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解大号的时 候,喜欢带个便盆或者便纸,方便擦拭清洁。 事实上便盆、便纸的出现历史并不久远,在公元13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人们才渐渐开始使用便盆,而便纸则是到了公元18世纪左右才开始普及。
而在现代,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因此上厕所带便纸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我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其实还可以借助另外一件“神器”,来帮助我们更彻底的清洁肛门,防止疾病的发生。
这件“神器”就是便光镜,也叫做肛镜或直肠镜。 说起便光镜的作用,就得从粪便的组成说起了。我们知道,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而这其中,大部分是肠道细菌,以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只有少量的是人体细胞成分(包括上皮细胞等)。
然而,尽管这些粪便的成分大多是无害的,但是排出来的粪便却是有臭味气味的,这主要是因为消化道粘膜持续不断地分泌粘液,这些粘液混合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而这些粘液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如果蛋白多糖长时间堆积,就会发臭。
除了胃肠道本身的细菌外,进入胃肠道内的细菌也会受到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胃肠道菌群失调。此时,原本对胃肠道有保护作用的生理性细菌减少,而一些有害菌数量会增加,从而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有些胃肠道菌群失调的人会有口臭,这是由于口腔处于胃肠道的后方,而胃肠道的蠕动和菌群变化也会对面部菌群产生一定影响,如果胃肠道菌群失调,口腔面部细菌很容易趁虚而入。很多胃病都是“从口入”。 保持胃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胃肠道健康是很重要的。
而便光镜的作用主要就是观察是否存在胃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因为人体不能自己观察到结肠的状况,只有通过便光镜的刺激,才能在不经意间看到细微之处,从而判断胃肠道的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