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漫山遍野?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答案是羊。为什么是羊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羊”字是由“祥”字演化而来的。而“祥”字最早的字形是这样的 (《甲骨文合集》7468) “祥”字的本义是指吉祥之兽大麋,也就是俗称的「鹿」。所以「祥和」本来指的是有「吉兆」、「祥瑞」的动物——鹿。
从「祥」到「羊」,是一个指代和象征的双重意义的变化。「羊」的古文字写成这样 (《古文字構形學》125頁) 上面一横代表头顶的角,下面一短横代表身体,中间一竖代表四肢。整个图形相当于一个侧身而立的小羊羔。在商周青铜器上,这种图案经常用来表示祭祀用的羊。「羊」字也代表着祭祀用的羔羊,所以又称为「羊祀」。 这个形状也和山羊(Capra aegagrus hircus)的形象相符。山羊是古罗马祭祀的主打动物之一,也是古犹太教信仰中重要的「圣物」。《圣经·创世纪》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以色列人为了赎罪,必须献祭一只山羊作为燔祭。(参见《圣经·利未记》1:1-17) 这只山羊要有多「吉祥」有多「吉祥」啊!
到了汉代,「祥」的字形变成了这样 这说明人们已经用「祥」字来表示「吉祥」、「祥瑞」的意思了,而且这个字还进入了普通话字典。那「羊」呢?它仍然是在指代祭祀用的羔羊,只不过加了个「示」字边,成了「禮」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礼羊」。 《春秋公羊传》中有句话「宋人不祀羿】,就是说宋国不祭祀「大射师」羿。孔子批评他们说:「君子非有礼,无以立。」(《论语·颜渊》)这「礼」里面当然包括对「羊」的祭祀,否则孔老二也不会这么生气。
到了唐代,人们把这种祭祀用的羔羊称作「瘗(yì)羊」。因为这种羊死后不被宰割,而是直接埋在地下让它的灵魂得到安息。不过这种安息并不长久,大约过不了几年,它的骨头就化为泥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就是我的答案,不知是否令你满意。顺便再给你介绍另外两个与「羊」有关的汉字。它们一个是「祥」,另一个是「禧」。这两个字的意思都是「福」或者「幸福」,只是「禧」比「祥」更开心、更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