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什么意思五行属性?
“永”字的字义,在《康熙字典》里解释的还是比较详细的。 永,水的长流之处。从水,广声。凡永之属皆从永。 又通作咏、詠。 《说文解字·永部》:“延也。” 清·段玉裁注:“此兼言其形。《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兹’亦‘永’也;《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文王’,周文王也,即姬昌,亦‘永’也。《礼记·檀弓下》‘永言孝思’,郑玄注:‘永,长念也。’” 在古汉语中,“永”和“咏”是两个意思差不多的字,经常通用。例如: “永”字在古书中常用来表示“久”“远”之类的意思。 《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毛传:“迟,缓,日迟矣。”朱熹集传:“迟,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唯是春秋,旧说已误,或为永日,或为长久,皆非是。”杜预注:“永,长。” “咏”字在古书中大多指的是“唱”“吟诵”的意思。与现在常用的“咏”字意思比较接近的是“讴”,也就是大声歌唱。 《礼记·乐记》:“歌者,咏者也。”孔颖达疏:“歌者,长言之辞。”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太子乃唱诗,声振林木。” 清·王士禛选编《唐人万首绝句选》序言:“绝句虽止四句,一字一句一韵,而变化曲折,含蓄无穷。……咏之,惟意在言外,使人自咽。” 这实际上也是“永”“咏”两个字同音衍变而来的新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