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象棋哪儿?
国际象棋在中国,就像乒乓球一样,是一项群众基础非常好的智力运动项目(注意,是“运动”不是“游戏”)。 首先,国际象棋的规则简单容易上手,对棋子的走法没有限制(除了王车易位要记录步数之外没有其他限制)因此无论棋力高深还是一窍不通的人下起来都简单有趣;其次,它的竞技水平高低可以通过等级分来衡量,从700到2600不等,能跟级别很高的人下出来也让人很有成就感——不像中国象棋有士象卒这些障碍,即使和师兄弟对杀水平也无法真实反映出来;最后,因为它是一项外国产物,不容易像乒乓球羽毛球那样形成强大的本土势力(毕竟国球嘛难以撼动)因此在亚洲赛场乃至世界赛场上总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这一点又让下棋者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但是要说国际象棋的发展情况,那真是差强人意。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这项运动在各地发展极不均衡。好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很多高水平的专业选手,但是在基层却很难见到。我在上海某国际学校教棋的时候遇到不少家长,一开始听说孩子学的是国际象棋都会问“这个以后可以高考加分吗?”——作为经历过高考的人知道那个年代一分就可以干掉千人,十分就可以干掉万人的残酷,于是就很痛心疾首地解释这个项目不能加分啊!可是他们听完后往往恍然大悟说,哦,原来是这样啊……然后就会惋惜不已,因为这么高水平孩子没被发掘送到专业队去真是可惜了!
总之,国际象棋在中国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智力体育项目。但如果没有一批批愿意投身于国际象棋教学培训工作的教师,如果没有一个个坚持从事着这一项运动的爱好者,它只能是一个孤傲的贵族,高高在上却无法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