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五行含水吗?

赵明签赵明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古人所说的“雨”与今天的“雨”概念有所不同。 古文字的“雨”(上图甲骨文,下图金文)象形,像雨点落地之形;而今天我们所说的“雨”(上图现代字,下图拼音字母“yǔ”的造字方案模拟)则是由“雨”和“羽”组成的一个新字形。从字形上看,“羽”代表的是羽毛、伞等物体受到“雨”的洗礼而变得湿淋淋的样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文字的“雨”是指雨水这种天然资源,而今天汉字中的“雨”已经是一种自然现象了,即天空中降落的液态水滴。 “五”是一个指事字(上图甲骨文,下图金文),上面的一点表示的就是天,下面的一竖是支撑天体的支柱。也就是说,“五”这个字形象地告诉我们世界是由天、地、山、水和生物这五样东西组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雨土”这个词。《尚书》中有“甘雨土膏”,其中的“雨土”就是现在所用的“雨露”二字。可见“雨土”在古代指的就是降下土壤上的雨。那么是不是有土壤的地方才会下雨呢?不是的。云南的一些地区缺少土壤,地面十分裸露,但是那里的雨水同样很多。所以这里的“水土”应该指的是一个有“土”无“水”的地方,也就是一个缺少水分的土地,类似于今天说的“干旱”。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古代文献中一些看似相矛盾的说法其实是有一定依据的,只是现代人理解不了罢了。

再来说说“雨风”。这个“雨风”在古籍中常见,如《诗经·曹风》中有“侯谁在矣?仓庚于飞。之子归,凉风至矣”,其中“凉风至矣”的“凉风”就是指“雨风”。又如《礼记·月令》中也有“凉风生焉”。可见“雨风”就是现在常说的“凉风”。不过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古文字的“风”(上图金文)是一个形声字,其形体像正面站立的人形,表示读音,同时象征风在人面前吹拂的意思。我们今天使用的“风”则是由“风”和“虫”组成的会意字,上面的“蟲”代表昆虫,下方的“風”则表示风吹拂的样子。“雨风”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的“阴雨天气”。

景艾霈景艾霈优质答主

一、雨在五行属水,其生成秩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相克的秩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这种相生相克的运动规律,在一年四季有明显的表现。木具生发之性,春气也具生发之性,故春配木;火具暑热之性,夏气也具暑热之性,故夏配火;金具收敛之性,秋气也具收敛之性,故秋配金;水具寒凉之性,冬气也具寒凉之性,故冬配水;土具敦厚能载之性,是为四时的枢纽,故在年月之中配土。

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生我者为母,克我者为官。“生”字是自然中和、温良宽博、吉祥光明的代表,它有源源不断的“生”之能量,它所涉及的自然物都带有生发之能,有自然良善之德,给人以安全、稳定、温暖和希望,也给人以道德标准、处世规则,所以“生”字是自然中至善至美、至贵至珍的代表。

三、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以及由这五种物质在不断运动中产生的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事物和现象。并且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通过木、火、土、金、水五气的作用,而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

四、五行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两部分。所谓相生就是相养,即各元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增益。所谓相克就是相胜,即各元素之间相互约束,相互排斥。这是五行学说揭示的一对矛盾,它是维系事物和自然恒常有序的两条纽带,它维持了事物和自然的正常、有序的运行和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