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家银行?
要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先来看看国际四大银行的对比(数据源于2018年各银行年报) 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美国花旗集团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美国富国银行 美国高盛公司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资产规模、客户数量、盈利能力和风险程度四个维度。从数据来看,中国四大银行在国际顶尖商业银行的比较中不落下风。 但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在商业银行最看重的资产负债表指标上,工行、中行和建设银行三大国有行不但比同行明显更“瘦”,甚至也比其他三家知名民营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更为苗条! 这是因为,在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的监管要求下,为了计算可比性,各家银行都将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及佣金、交易收入等)进行了减值处理,计入利息支出项目。如果忽略这一项,则各行税前利润如下: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个别银行特殊经营造成的净利润波动,仅看商业银行最基本的核心利润率指标的话,中行的盈利水平最高,其次是建行,工商银行第三,农业银行第四,招商银行第五。
但问题是,在现实业务中,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客户群体及其融资需求差别很大,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周期差异显著,因此很难简单用单一指标来评价其经营业绩的好坏。比如对工行的评价可能就有很多种: “宇宙行”,因为工行的业务范围涵盖所有金融业务,是个全业务经营的银行;
“利差之王”,由于传统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利差空间巨大,银行靠借贷差赚钱很容易;
“利润之王”,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尽管利差逐步收窄,但商业银行的利润并没有减少,而且随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扩张,利润空间还大有可为;
“不良之冠”,尽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很低水平,但是不良贷款的额度过高,尤其是企业不良贷款的额度过高,导致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承受较大的拨备压力,影响银行利润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