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股票怎么了?
1.最近A股暴跌,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证监会禁止券商融资融券,我认为这是极其外行和肤浅的看法。 2.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的33年间,中国股市发生过多次系统性风险,1992年的熔断、1995年的327事件,以及最近的2007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每一次危机的背后都是监管层对市场进行干预和整顿。
3.我曾经在一家大型国际投行工作过6年,负责为海外机构投资者提供A股的研究和分析报告,可以说见证了过去十几年A股的兴衰荣辱,也目睹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因此我对国内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非常了解(注:目前就职于香港一所高校)。 在我看来,A股的波动性之所以如此剧烈,其根本原因在于交易制度的缺陷——T+1加全流通制度安排导致的非理性波动性被严重放大。
4.以2015年股灾为例,自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上证综指从2000点上涨至5178点,涨幅高达153%;同期沪深两市成交量也从2万亿大幅上升至近6万亿,其中以杠杆资金为主导的投机交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导致股价暴涨暴跌现象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不得不出手干预,通过暂停国债回购来给疯狂的市场“降温”,然而这种“杀鸡儆猴”式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6年初沪指再次冲高回落并迅速步入熊市通道。
5.纵观国内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的规律:只有当股市的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基本面时,它才能真正发挥配置资源和服务国民经济的双重功能,反之则沦为少数人攫取财富的工具。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完善T+0加全流通的交易制度。